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

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
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曾獨往,何有解作掛猿枝。

詩詞問答

問: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書法欣賞

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書法作品欣賞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曲折的水岸邊露出舊日水漲淹沒時留下的河床痕跡,稀疏的林木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樹根。
一葉扁舟飛快地劃著名槳,它將要飄去哪裡呢?應該是回到江南的黃葉村。

人們利用斧頭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樹木,再也難見那龍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
如果不是這裡山險灘急,少人來往,樹一旦被砍,就沒有人知道,這原是猿猴棲息的樹枝。

注釋
李世南:字唐臣,安肅(今河北徐水)人,工畫山水。
落漲痕:漲水後水落留下的痕跡。
欹倒: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棹:形狀如槳的划船用具。
創:砍掉。夷:削平。指對於林木的傷害。
成:一本作“會”。

詩文賞析

詩題名其畫為“秋景”,有的記載稱這幅畫為“秋景平遠”,或作“秋山林木平遠”。綜合各種稱謂來看,“秋景”是對這幅畫的內容總的概括,而具體呈現秋景的則是山水及林木,所謂“平遠”即是指畫中遼闊的水面景象。

第一首題詠詩的著眼處在於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從而呈現出一片清疏曠遠之景。

詩中寫的畫景是一幅“水鄉秋色”,或可稱作“水鄉秋意”。首二句給讀者展示一片蕭疏的水鄉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兩句聯繫來看,畫中的水面是很遠闊的。首二句所寫是近處的岸邊景象。“參差”是不整齊之意,這裡是形容水和岸相接處的形象。由於深秋水落,岸邊突出許多乾地,同時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處,於是水岸邊呈現出參差之狀,夏季煙水瀰漫時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繼以“落漲痕”,表明秋水下落後舊日水漲淹沒的岸邊河床又都呈露出來了。這句展現出的是一派灣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寫岸邊景物。“疏林”點明秋景,與末句“黃葉村”前後相應,構成秋象。首句所寫的水岸也可認為是冬天的景象,而“疏林”既別於木葉盡脫,更不同於枝葉濃密,只能是裊裊秋風中的樹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豐富多姿,更富畫意。“出霜根”生於“落漲痕”,漲痕退落後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應。“落漲痕”與“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濃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兩句,再在展向遠方的畫筆疏淡處著眼,逗出人情。這兩句展現的畫面是,一舟棹向遠方,盡處林木數點。面對這令人心神曠遠的自然境界,於是詩人問道:那條小舟一槳一槳地劃向何處啊?應是歸去江南的黃葉村吧!詩人發揮自己的想像,於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後隱語,啟示讀者,賦予畫幅以悠然無盡的情味。

組詩第二首著眼於溪山林木,此詩後二句說:“不是溪山成獨往,何人解作掛猿枝”,可知這幅畫內是有山的,是位於近處。這裡樹木龍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幹同臆想中江南的黃葉村、有猿猴在其林間棲息的險山急灘融為一體,拓展了畫面,賦予畫面以悠然無盡的情味,在景物中融進人情,引發讀者情思。

七絕的寫法,一般是前二句敘寫事物,後二句抒 * 思。第一首詩雖全章在題詠秋景畫,仍於前二句著重以濃筆勾勒景物,給人以親切的時節風物之感。後二句在用淡墨略加點染之際,憑虛發揮想像,表現出人的情感,畫景之外,情調悠揚,極耐人尋味。這兩首詩化實為虛、虛實相映,將眼前的溪水、扁舟、樹木枝幹同想像中的景物融為一體,拓展了畫面內涵,情味深長。蘇軾才氣橫溢,情調高遠,其詩善於馳騁神思,翻空出奇。其題風景畫詩無論長篇短章,都能不停滯於物象,常從生活聯想中蔚發奇思,豐富了畫的意趣,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標籤:秋天寫景寫水

詩詞推薦

  • 玉京秋·煙水闊

    周密宋代〕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悽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鍾羽一解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淒切。碧碪度韻,銀床
  • 清江引·秋居

    吳西逸元代〕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雲,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飄蓬只逐驚飆轉

    納蘭性德清代〕飄蓬只逐驚飆轉,行人過盡煙光遠。立馬認河流,茂陵風雨秋。寂寥行殿索,梵唄琉璃火。塞雁與宮鴉,山深日易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

    歐陽修宋代〕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南北朝〕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
  • 晚出新亭

    陰鏗南北朝〕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潮落猶如蓋,雲昏不作峰。遠戍唯聞鼓,寒山但見松。九十方稱半,歸途詎有蹤。
  • 使至塞上

    王維唐代〕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碧梧初出

    嚴蕊宋代〕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穿針人在合歡樓,正月露、玉盤高瀉。蛛忙鵲懶,耕慵織倦,空做古今佳話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書事

    王維唐代〕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松汀驛

    張祜唐代〕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 貞女峽

    韓愈唐代〕江盤峽束春湍豪,雷風戰鬥魚龍逃。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雲濤。漂船擺石萬瓦裂,咫尺性命輕鴻毛。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北齋雨後

    文同宋代〕小庭幽圃絕清佳,愛此常教放吏衙。雨後雙禽來占竹,秋深一蝶下尋花。喚人掃壁開吳畫,留客臨軒試越茶。野興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西夏寒食遣興

    朱孟德〔明代〕春空雲淡禁菸中,冷落那堪客里逢。飯煮青精顏固好,杯傳藍尾習能同。錦銷文杏枝頭雨,雪卷棠梨樹底風。往事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聽曉角

    李益唐代〕邊霜昨夜墮關榆,吹角當城漢月孤。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捲入小單于。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元代〕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開。寄語多情熊少府;晴也須來,雨也須來。隨意且銜杯,莫惜春衣坐綠苔。若待明朝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唐代〕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三五七言 / 秋風詞

    李白唐代〕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始聞秋風

    劉禹錫唐代〕昔看 * 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溜枕前覺,一夜顏妝鏡中來。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春情

    秦湛宋代〕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極目煙中百尺樓,人在樓中否。四和裊金鳧,雙陸思縴手。擬倩東風浣此情,情更濃於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原文_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