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86年>> 7月21日

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張鈺哲逝世,享年84歲。

1986年7月21日

1986年7月21日中國近代天文學的主要奠基人張鈺哲逝世,享年84歲。_歷史上的今天
張鈺哲

張鈺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Zhang Yuzhe或Yu-Che Chang), 中國現代天文學家,“中華”小行星的發現者。
  張鈺哲生於福建閩侯,1919年考入清華學堂,1923年入美國芝加哥大學,1928年發現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1929年獲得博士學位,當年秋回國,在中央大學物理系任教;1941年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長。新中國成立後入中國科學院 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並連續當選為中國天文學會理事會理事長。他長期致力於小行星和彗星的觀測和軌道計算工作,和他所領導的行星研究室發現了許多星曆表上沒有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顆新彗星。1978年,《國際小行星通報》宣布:為紀念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哈佛大學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張(Chang,威妥瑪式拼音法)”,編號為第2051號。1986年7月21日,我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張鈺哲逝世,享年84歲。
“中華星”的發現者
  1928年11月22日夜,美國葉凱士天文台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一個高挑兒身材,面龐清秀的中國小伙子一邊摘下眼鏡揩去激動的淚花,一邊不禁地高喊著:“捉住了,捉住了!我終於把它捉住了……”他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兩年中,他一直在苦苦地追索,在茫茫地星海當中找尋一顆人類從未發現過的行星。這顆星溜得太快了,當它剛一進入張鈺哲的眼帘時,又在轉瞬之間躲進了茫茫的星海之中。
  為了它,兩年時間張鈺哲從未睡過一個好覺,吃過一頓安靜飯,伴隨他的只有伸向星空的天文望遠鏡。多少個不眠之夜過去了,張鈺哲熬紅了雙眼,深陷的面頰顯露出蒼白的容色,但他依然如故,仍在星海中搜尋。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更相信自己的中國心。這是一顆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和力量的心。有了這顆心,他雖然身在異國,卻能創造出散發著老祖宗氣息的奇蹟。
  張鈺哲郵票(J173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二組4-2) 經過連續的觀測和精密的軌道計算,張鈺哲確信兩年前他發現的一顆星是從未有過紀錄的新行星。今天,當這顆星再次進入他的觀測網時,他輕按相機快門,終於將這顆新星留在了底片上。張鈺哲的發現,很快就得到了“國際行星中心”的承認。依照國際慣例,發現者有權為它命名了。身處異國他鄉的張鈺哲,此時心潮澎湃:天文學乃是我國古學,其成就早就領先於世界各國。只是到了近代,我國才落後於西方,就天上閃爍的行星來說吧,沒有一顆是中國人發現的。多少年來的夢想今天終於實現了,中國人發現了行星,中國的名字也將在太空遨遊。“就叫它‘中華星’吧!”張鈺哲堅定地說。
  從此,一顆新發現的“中華星”帶著海外遊子的拳拳報國心閃爍在無垠的宇宙之中。
  1902年,張鈺哲出生在福建閩侯縣城一個職員的家庭。他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艱難的世道,磨練出他堅毅頑強的性格。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成為學校里品學兼優的學生,無論在國小還是中學畢業的考試中,他都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績。1919年他又以優異的分數考取了清華的留美預備班。
  張鈺哲多才多藝,他熱愛文學,擅長美術。但他更希望發展祖國的工業。在清華園裡,他攻讀機械工程,準備有朝一日,使祖國的經濟騰飛而起,不再受洋人的欺辱。
  一天晚上,在同學的宿舍里,他偶然發現了一本小冊子,而這本小冊子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改變了中國天文事業的命運。這是一本普通的天文科普讀物,作者在卷首寫了這樣一段令人心泣的言語:
  “天文學乃中國古學,在我國啟昌獨早,其研究規模,千年前即已燦然大備,惜後中落……近百年復受晚清腐敗政治之影響和軍閥的摧殘,天文古學更日就消亡,幾成絕響。諸君關心國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憤惜也。”
  讀到這裡,張鈺哲的心微微顫抖了一下,難道中國真的要沉淪下去?天文古國的雄風難道真的再也樹不起來了?
  1923年,張鈺哲來到美國求學,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放棄了追求已久的機械工程專業,轉而投考了芝加哥大學天文系。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發現了“中華星”,為中國的天文事業爭得了榮譽,他的名字如同一顆升起的新星傳遍了整個世界。
  1929年夏,張鈺哲獲芝加哥大學天文博士學位。他放棄了美方提供的優厚報酬,輕裝返回祖國。從此在這塊生他養他的土地上,與中國的天文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冒險搶國寶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東三省並繼續西犯,不久又占領了熱河地區,矛頭直指華北,直指平津。
  1932年9月10日,正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服務的張鈺哲,受台長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將安放在古觀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儀器搶運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之手。
  安放在北平古觀象台上的四架古儀器,是我國的傳世之寶,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古雕鑄珍品。其中的兩件——天象儀和圭表,曾遭八國聯軍的劫難,落入德、法侵略軍之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我方是戰勝國,才幾經周折將寶物要回。難道讓它們再次落入侵略者的手中?想到這裡,張鈺哲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無論如何也要把國寶搶回來。人在國寶在,寶亡人也亡。張鈺哲下定了決心,隻身奔赴北平。
  到了北平,他顧不得喘一口氣,直奔古觀象台。張鈺哲令人將天象儀和圭表裝入木箱內,然後運送到火車站,通過鐵路運往南京。剩下的渾天儀和簡儀竟是龐然大物。這兩件銅鑄儀器分別重8噸和7噸,像兩座小山一樣穩坐在古觀象台上,難怪八國聯軍對它們都奈何不得!
  張鈺哲八方求援,跑遍了整個北平城,都找不到一輛可以運載它們的車輛。根據南京政府的密令,一旦北平危急,即將這兩座古寶炸毀,決不落入日本人手。奔波了一天的張鈺哲回到古觀象台時,看到全副武裝的士兵散站在兩架儀器的旁邊,正在籌劃著名炸毀儀器。
  張鈺哲一個箭步衝上去,又手抱住了渾天儀,熱淚奪眶而出,口裡重複著一句話:“等等,等等,你們要相信我……”此時,他的心像撕裂了一樣疼痛。急切之中,他猛然想起了光緒年間渾天儀自欽天監紫微殿移到觀象台,兩地相距3公里之遙,這個龐然大物是如何過來的呢?經過了解,答案找到了,原來是在嚴冬季節,沿途百姓潑水成冰,100多個壯漢將儀器前呼後擁著自冰道上推過來的。
  張鈺哲茅塞頓開。早在中學時代,他就學過摩擦力的原理。早秋的季節自然是制不得冰道,但滾動的圓木卻可以將摩擦力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二天清晨,張鈺哲叫來幾十名工人。在兩座古儀的底座下墊起了一排整齊的圓木槓,在一聲聲的吆喝中,兩架古儀一寸一寸地移向大門口,穿過裱褙胡同,經西觀音寺由東單移到前門車站。12華里的路程,竟用了整整3天的時間。
  5天以後,4架國寶安全抵達南京。直到此時,張鈺哲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在日軍轟炸下觀測天象
  1937年8月11日,張鈺哲測得一項重要的太陽活動預報:1941年9月21日將有日全食帶進入我國新疆。據張鈺哲的測算,日食帶將經甘肅、陝西、湖北、江西,最後從福建北部入海。後來,經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證實,張鈺哲率先測報的1941年9月21日在我國出現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來罕見的天文奇觀,其觀賞價值和學術價值都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
  為了觀測這次奇觀,我國有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進行了周密的部署。1940年1月,中國日食觀測委員會宣告成立,併購買儀器,繪製地圖,安排交通給養,確保觀測的順利進行。
  1941年4月,中國日食觀測隊成立,張鈺哲任隊長,親自帶隊到昆明集訓。當時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夜,日軍加緊了對香港及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轟炸。觀測隊自德國購進的觀測鏡被日軍炸毀,由於時間急迫,再次從國外進口儀器設備已經沒有可能。張鈺哲急中生智,將一架6寸口徑攝影望遠鏡頭取下,配上自製的木架,外蒙黑布以代鏡筒,另以24寸反光望遠鏡底片匣附於其後,用以攝取日冕圖像。在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和測量總局的大力協助下,總算配齊了必需的設備。這時,張鈺哲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根據預測的情況,1941年在我國出現的日食帶,其覆蓋地區大部分已淪為敵占區,所剩可觀測的地區寥寥無幾。這些地方離占區近,隨時都會遇到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張鈺哲深知這次觀測意義的重大,這是我國進行的第一次有組織的現代日食觀測,其記錄將對世界天文科學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使中國的天文事業跨入世界強手的行列,就是冒再大的風險,也要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
  張鈺哲選定甘肅臨洮縣為觀測地。他認為臨洮縣秋季晴天多,而且相距我國西北第一大城市蘭州只有100公里,可以為觀測隊提供更多的方便。
  1941年6月29日,張鈺哲率領觀測隊全體成員攜帶儀器設備,乘坐2.5噸的一輛軍用卡車從昆明取道去臨洮,開始了3000公里的行程。汽車行至重慶附近,遇到27架日機的轟炸。張鈺哲和他的隊員們跳下汽車,鑽進農田,趴伏在地,頭上飛機盤旋,周圍煙火瀰漫。所慶幸的是,觀測隊的成員無一傷亡。空襲過後,公路上彈痕累累,屍骨遍地。張鈺哲目睹這一切,毅然驅車繼續行駛。
  經過6個星期的顛簸行程,觀測隊於8月13日抵達臨洮。在當地軍民的大力支持下,觀測隊在泰山廟戲台前的廣場上建起了臨時觀測點。在安裝調試儀器的日子裡,觀測隊經常遇到日軍的空襲。據《中央日報》統計,觀測隊抵達臨洮以後,共遇日機空襲25次。有次日機空襲,正值張鈺哲調試儀器,他立即跑到了旁邊的樹叢中躲藏起來,周圍的民眾都為他捏了一把汗。空襲過後,他又埋頭緊張地工作起來。
  9月21日9時30分,全球矚目的日全食初虧終於出現了。當時晴空萬里,但見月亮的黑影從西側開始侵入太陽。40分鐘後,太陽被“吃掉”了1/3,天空也逐漸昏暗,氣溫下降。又過了半個多小時,太陽整個被“吃掉”了,月球遮住了整個日輪。又過了一會,全食的四周輻射出萬道金光,“日冕出現了!”在場民眾歡聲雷動。10時59分,太陽開始生光,萬物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張鈺哲和他的隊友們觀測和捕捉到珍貴的天文資料170多項,共攝得照片200餘張,“五彩”影片20卷,重慶中央廣播電台將實況通過無線電波轉播到世界各地。
  這次日食現象,歷時3分鐘,與張鈺哲所預測的情況完全吻合。在中華民族遭受外國侵略之時,在中國本土上進行的這次成功的有組織的日食觀測,其意義早已超出了“天文”的範疇。
心中只有中國
  抗戰勝利後,身為紫金山天文台台長的張鈺哲懷著無比的喜悅,和他的同事們一起將天文台遷回南京。
  為了更多地了解世界天文發展的動向,發展中國的天文科學,1946年,張鈺哲前往美國、加拿大等國考察。憑藉他在世界天文學領域中的影響,在國內外朋友的幫助下,他先後訪問和考察了美國帕洛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樹嶺天文台等以及加拿大維多利亞天文台。
  在出國訪問的過程中,張鈺哲一方面注意考察美、加等國使用的遙遙領先的儀器設備和尖端的科學技術,另一方面向西方介紹了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狀況及中國人對天文科學的貢獻。他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天文學界證明:別人家做的事,中國人也能做到;別人不能做到的事,中國人一定也能做到!他在美訪問期間,以唯一的外籍代表身份被邀請參加在波士頓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在會上他發表了“變星的速度曲線”和“大熊星座的光譜觀測”兩篇論文。他那嚴密的論證,透徹的分析獲得了同行們的一致好評。論文很快地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那是美國很有權威性的一份刊物。當他再次來到使他發現“中華星”的葉凱士天文台時,張鈺哲的名字又一次升上天空——他在變星照相觀測中發現了一顆新的變星!張鈺哲對天文學的貢獻令外國人刮目相看,中國人的智慧令外國人驚嘆。“張鈺哲真了不起!中國人真了不起!”此時此刻,“張鈺哲”與“中國人”聯在一起。張鈺哲是中國人,而中國人就是張鈺哲。
  正當外國朋友慶賀張鈺哲的考察取得豐碩成果之際,國內傳來了令人失望的訊息:國民黨外交部突然中斷對他回國路費的承擔。這訊息如同當頭一棒落在了正準備歸國的張鈺哲身上。此時此刻,他感到渾身冰涼,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他的心在哭泣。
  恰恰相反,美國及加拿大的同行們聽到這個訊息後卻異常高興,他們奔走相告,覺得再也找不到像這樣一個說服張鈺哲留美的好機會了。美國各大天文台向他發來了聘請書,加州大學立克天文台破例以優厚的待遇聘他去當台長,並答應安排好他夫人的工作。金錢、待遇,對他來講,從來是不屑一顧的,唯一使他感興趣的是美國天文學界那高精尖的儀器設備。但是這些,和祖國的需要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
  這一夜,張鈺哲輾轉反側,他想起了18年前,當他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候,當時的生葉凱士天文台台長樊比博教授向他提出在該台任職的挽留,遭到了他的婉言拒絕。也是這樣一個夜晚,他睡不著,披上衣服奮筆疾書,寫下了這樣兩句詩言:“楚材豈能為晉用,相期神州建靈台!”此時,這兩句話又在耳邊作響。祖國畢竟是我的母親呀,我的一切都是母親給的。我雖不材,但豈肯為晉用?
  主意已定,他婉言回絕了美國朋友和同行們的邀請,利用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派隊到我國浙江武康地區觀測日食的機會,1948年初回到了祖國。
  新中國成立後,張鈺哲一直擔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長。幾十年來,他一直耕耘在祖國天文科學的園地上。
  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富於才華的領導者。有人形象地比喻說,他的一隻眼睛盯著星空,而另一隻眼睛始終看著紫金山。這話一點也不過分,他在勤奮地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一直關心著對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設。
  1949年10月,在張鈺哲的努力下,紫金山天文台的觀測儀器得到了修復。他又傾注心血,花去4年的時間建成了我國最先進的天文儀器廠——南京天文儀器設備製造廠。以後,他又親率同行自製和引進了國際一流水平的科學儀器,使紫金山天文台,名享四海,它不僅恆星、行星進行觀測,同時對空間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實用天文學、歷算和天文儀器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這一切包含著張鈺哲一生的心血。
  從1928年張鈺哲發現“中華星”起,到1986年張鈺哲病逝,在半個多世紀中,他又陸續發現了“中國星”、“紫金山一號”、“紫金山二號”等400多顆在星曆表上沒有記載的新星,在它們當中,有81顆得到了國際行星中心的編號命名。張鈺哲一生著作甚多,發表論文101篇,出版專著、譯作10本。國際天文學界為了紀念他,將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新星命名為“張鈺哲星”。
  1986年5月5日,《人民日報》為張鈺哲發表了專題短評,稱他是一顆“永不熄滅的星”。
  張鈺哲(1902—1986),福建閩侯人,天文學家,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1926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天文學系,次年獲碩士學位,1929年獲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天文學博士學位。歷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台長、名譽台長。
  張鈺哲在國際天文界享有盛名,更在中國天文史上留下許多 “第一”:
  1928年,中國人自己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第1125號小行星是他發現並命名為“中華”;1941年,中國境內的第一張日全食照片是他組織拍攝;他第一次提出從研究哈雷彗星的回歸,來解決“武王伐紂” 究竟發生在哪一年的歷史懸案。新中國成立後,張鈺哲一直擔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長,直到1986年去世為止。30多年間,他拍攝和領導拍攝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確位置,發現800多顆小行星和3顆命名為“紫金山”的新彗星,他開創並領導了多個領域天文學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世界同行對他的成就極為重視和尊崇。為了表彰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1978年8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宣布,將第2051號小行星定名為“張”(zhang)。
  張先生精通天體力學,同時在創建我國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和研究上傾注了很大的精力,作為我國的首席天文學家,對當代天文學主流的天體物理學的建設,始終備極關注。開創並領導了天文學多個領域研究,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天文學史研究、天文儀器研製、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張鈺哲編著成果頗豐。早在30年代初,即擔任中國天文學會《宇宙》雜誌主編,出版了19卷;1954年《天文學報》創刊,他首任主編,1962年-1982年再任主編。1979年任《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編委會主任。他在國內外發表過六十多篇論文和八部譯著,並主編《天問》等書,一生論著頗豐。
  我們以《天文愛好者》2002年第6期上李元先生的文章,來了解張鈺哲先生為我國天文科普事業所做的巨大貢獻:
  張鈺哲--天文科普的引路人——紀念張鈺哲誕生100周年
  張鈺哲是中國現代天文事業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貢獻,同時他還是一位熱心科普的天文學家,他是我國天文科普事業的引路人。
  從《宇宙》到《宇宙叢談》
  1929年張鈺哲從美國學成歸來,他在南京中央大學物理系講授天文學等課程之餘,也經常寫科普文章發表。由於他的文學修養深厚,他的文章十分優美,立刻名傳天下。1930年中國天文學會的《宇宙》月刊創刊,發刊辭就是請他寫的。後來他為《宇宙》寫過很多科普文章。在科普寫作方面他出過兩部著名文集:《天文學論叢》(商務印書館1934年)和《宇宙叢談》(正中書局1945年)。其中有些文章流傳海內外,成為經典之作。
  破除迷信 聲討偽科學
  過去,由於科學知識的饋乏,長期以來流傳於民間的天象迷信,束縛著人們的思想,例如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等。張鈺哲每逢遇有罕見天象發生時總要進行破除迷信,普及科學的工作。例如1936年6月19日的日食;1941年9月21日的日全食;1953年春節(2月14日)的日偏食;1980年春節(2月16日)的日全食發生前後張鈺哲都做了不少科普工作。特別是1941年的日全食,他不但帶隊在抗戰艱苦情況下,到甘肅臨洮進行了我國境內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學觀測,並且多次舉辦了日食圖片展覽和科普演講。1953年春節的日偏食,張鈺哲也帶頭進行了全國性的廣播演講,是新中國第一次的全國性科普活動。1980年春節日全食是新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日食的觀測與科普活動,張鈺哲雖已高齡,但也積極參加。至於多次的彗星出現,張鈺哲也參加科普宣傳。他編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識出版)一書既是科學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馳名中外,在國外也常見到這本書的書影。
  在捍衛科學尊嚴,聲討偽科學方面,張鈺哲總是挺身而出,口誅筆伐不遺餘力。1946年一位留學法國的博士劉某,居然聲稱用八卦發現了第十大行星--木王星。當時由國民黨的宣傳部長出面為此大為吹捧,在重慶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上鼓吹宣傳,弄得一片烏煙瘴氣。中國共產黨的《新華日報》首先發表短文予以批評。不久,張鈺哲就在當時最有權威的重慶《大公報》上發表著名的長篇星期論文《你知道行星是怎樣發現的嗎?》,對這種偽科學予以有力的抨擊,這是普及科學,發揚科學精神的著名事例。1980年前後,這一偽科學活動又在捲土重來之勢,科普界重溫了張鈺哲先生的著名論文並且在《科普創作》雜誌上將它重新發表,使許多人澄清了頭腦中的模糊認識。
  開放天文台 推動天文館
  [1]新中國成立不久,國務院任命張鈺哲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他除了積極修復儀器開展天文觀測和研究之外,還積極支持天文台的科普工作。當時剛成立的大眾天文社就掛靠紫台,得到他的大力扶持,因而也使紫台建立了每逢周末日正式向廣大民眾開放的制度。這可能是建國以來最早向民眾開放的科研機構。此外紫台對科普展覽,科普電影的拍攝(如《日食和月食》)和譯校(如蘇聯彩色影片《宇宙》)都給予很多便利,還支持了《大眾天文》科普期刊,組織翻譯了蘇聯《天文愛好者手冊》等。
  在籌建北京天文館中,張鈺哲可以說是推動我國天文館事業的先鋒。1929年張鈺哲回國不久,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長文介紹蔡斯天象儀和天文館(那時叫假天),還在文末有:在國都聽在地建立一所假天(天文館)亦孰曰不宜之句。該文又收入他的名著《天文學論叢》(1934)中。因此張鈺哲在籌建北京天文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從紫金山天文台調出陳遵媯和李元支援北館工作就是實例。
  在後來天文館的許多工作及《天文愛好者》雜誌的誕生和發展,都有張鈺哲的影響和關懷。
  在紀念張鈺哲院士百年誕辰之際,謹以此言語追述他做為我國天文科普事業引路人的部分事跡,並願與同志們共勉,獻身天文科普事業。
  張鈺哲先生科普創作介紹:
  《小行星漫談》
  這本1977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小書,系統地介紹在太陽系裡,除了九大行星外,還有許多體積較小的小行星也繞太陽運行,用淺顯的語言,通俗地介紹小行星的發現、觀測、特性、用途及其演化等,供廣大天文愛好者欣賞。書中的內容包括:小行星的發現、小行星的觀測、小行星的運動和軌道、小行星分布和總質量、不平常的小行星、小行星的用途、小行星的誕生和演化。
  《哈雷彗星今昔》
  1982年由知識出版社出版,完整介紹了哈雷彗星的運動規律,以及哈雷彗星現象的科學歷史,對傳統的迷信說法予以批駁,澄清了廣大百姓的頭腦中的一些糊塗思想,引導大家用科學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這一天文現象。此書的內容有:
  1.1985-1986年回歸的哈雷彗星;
  2.我國古代文獻記載的彗星;
  3.關於彗星的迷信和傳說;
  4.哈雷彗星的弟兄們;
  5.秦代前後的哈雷彗星觀測記錄;
  6.認識同期彗星的過程;
  7.哈雷彗星1910年回歸的經過和1986年回歸預報;
  8.研究哈雷彗星的意義。
  張鈺哲的著述甚多,主要有《變化小行星的光電測光》、《造父變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軌道的演化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等學術論文二十多篇。

7月21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