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2008年>> 10月24日

聯合國日——1947年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10月24日為“聯合國日”。

2008年10月24日

 每年的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
  “ 聯 合 國” 這 一 名 稱 是 美 國 總 統 富蘭克林·羅斯福設 想 出 來 的,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 首相 邱吉爾為加強所有反法西斯國家的統一行動,擬定了一個各國共同遵守的原則,並徵得了蘇聯的贊同, 1942年1月1日,正在對德、意、日法西斯作戰的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宣言》。當時,“聯合國”只是作為對德、意、日法西斯進行戰爭的各國的總稱。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蘇四國在莫斯科發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有必要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蘇、英、美三國和中、英、美三國先後在華盛頓敦巴頓橡樹園舉行會談,根據《普遍安全宣言》的精神,草擬了建立新的國際組織的章程,並通過了《關於建立普遍性國際組織的建議案》。在談到個國際組織的名稱時,三國都同意沿用1942年“共同宣言”所用過的”聯合國”一詞,把未來的國際組織命名為“聯合國”,這個提議最後獲得了舊金山制憲會議批准。
  1945年2月,由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參加的雅爾達會議,又進一步討論了成立聯合國的問題。會議公報宣布,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反法西斯同盟國將儘快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並決定同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根據這一決定,由美、英、中、蘇、法5國發起,並邀請《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各簽字國參加的聯合國制憲大會,1945年4月25日,來自50個國家(波蘭因故未參加)280多名代表和1700多名顧問、專家及記者聚集一堂,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中國代表團由10人組成,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的代表董必武。會議以敦巴頓橡膠園會議的建議為基礎,經過兩個多月的討論,起草了《聯合國憲章》。6月25日,代表們在舊金山歌劇院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憲章》。6月26日,制憲會議在舊金山退伍軍人紀念堂禮堂進行最後一項,也是此次大會最莊重的議程——與會代表在憲章上籤字。按照大會商定的程式,中國代表團第一個簽字。正午時分,董必武用毛筆在憲章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各國代表都簽署了這個憲章,其後波蘭也在憲章上補簽,簽署憲章的51個國家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同年10月24日,中、法、蘇、英、美和其他多數簽字國遞交批准書後,憲章開始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1947年,聯合國大會決定,10月24日為“聯合國日”。《聯合國憲章》生效(1945年10月24日)的周年紀念日一直作為聯合國日來舉行慶祝。世界各地傳統上舉行各種關於聯合國成就和目標的會議、討論和展覽。
  1971年,大會建議會員國把這一天作為公共假日。(大會第2782(XXV)號決議)。
  《聯合國憲章》共分19章111條,充分表達了使人類不再遭受戰禍的決心,規定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權利、義務及主要機構職權範圍等。憲章規定,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和“促成國際合作”等;它還規定聯合國及其成員國應遵循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係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以及聯合國不得干涉各國內政等原則。
  聯合國的常設核心機構是安全理事會,它有權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必要的措施與行動,美、英、中、蘇、法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在決定重大問題時,採取5個常任理事國一致的原則,即5個常任理事國都享有否決權。
  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
  60多年來,聯合國歷經國際風雲變幻,在實現全球非殖民化、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今,聯合國的會員國已由創建時的51個增加到192個,是當今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最具普遍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三個聯合國城
第一個聯合國城——紐約
  美國紐約最繁華的曼哈頓區東河之濱,有一塊7.29公頃的地皮,是一塊“國際領土”,由聯合國警察守衛著。它的東邊以東河為界,西邊的聯合廣場與曼哈頓東區的第42—48街相接。
  第二個聯合國城——日內瓦
  瑞士日內瓦,是第二個聯合國城所在地,全稱“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也叫“聯合國歐洲總部”,俗稱“萬國宮”。包括阿里安納公園在內,總面積為25公頃。這裡及市內其他地方,共設有二百多個聯合國所屬專門機構、代表機構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
  第三聯合國城——維也納
  1974午,聯合國大會決定將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列為第三個“聯合國會議城市”。奧地利政府組織施工,歷時六年,於1979年正式建成了這座嶄新的聯合國城,並以象徵性的租金奧幣一光令(約合人民幣一角多)租給聯合國使用,租期為九十九年。

10月24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