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飲黃龍

痛飲黃龍怎么寫好看

痛飲黃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抗金名將岳飛鼓勵部下收復失地,直抵金首府事。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出身農家。幼時隨名師周侗習武,20歲從軍,參加征遼戰爭。南宋初,曾作為河北招撫統制隨王彥渡過黃河到河北抗金,收復新鄉。後又隨宗澤留守東京,為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他又隨杜充從東京南撤到建康(今南京)。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岳飛兵在建康附近阻擊,大敗金兵,收復建康。升為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岳飛受命屯兵江州,成為長江中游的主帥。紹興四年(1134年),受命北伐,一舉奪回襄陽六。升任為清遠軍節度使,特封為武昌郡開國侯。紹興五年(1135年),岳飛派遣梁興等招募結納河南、河北的英雄豪傑。磁、相、開德、澤、潞、晉、、汾、隰(xí席)境內的義軍,都期待著發兵的日子,打出了以“岳”字為號的旗幟。紹興十年,郾城大捷以後,岳飛軍進屯朱仙鎮,軍聲大振。父老百姓,爭先恐後地拉車牽牛,載著乾糧,犒勞義軍。頂盆燒香迎候官軍的人充滿道路。燕地以南,金的號令不能實行。金兀朮想徵兵抵抗岳飛,河北百姓無一人服從,所以,他感慨地說:“我自從起兵以來,還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挫敗過。”金兵的元帥烏陵思謀素稱凶暴這時也無法約束部下,只好對他們說:“暫時不要輕舉妄動,等岳家軍一到就立即投降。”金軍的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jì繼)、崔虎、華旺等,都率自己的部隊前來投降。以致於金兵禁軍龍虎大王下屬的忔查千戶高勇等人,也暗中接受岳飛的旗幟和榜文,從北方前來投降。將軍韓常打算率五萬之眾秘前來歸順。岳飛十分高興,對他的部下說:“直搗金人巢穴黃龍府,那時定與諸君開懷暢飲!”

【出典】:

《宋史》卷365《岳飛傳》11390、11391頁:“先是,紹興五年,飛遣梁興等布德意,招結兩河豪傑,山砦韋銓、謀等斂兵固堡,以待王師,李通、胡清、李寶、李興、恩、孫琪等舉眾來歸。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時皆得其實。盡磁、相、開德、澤、潞、晉、絳、汾、隰之境,皆期日興兵,與官軍會。其所揭旗以‘岳’為號,父老百姓爭輓車牽牛,載糗(qiǔ,乾糧)糧以饋義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自燕以南,金號令不行,兀朮欲簽軍以抗飛,河北無一人從者。仍嘆曰:‘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金帥烏陵思謀素號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諭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金統制王鎮、統領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榜,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龍府(金的首府,在今吉林農安縣),與諸君痛飲爾!’”

【例句】:

明·孫承宗《塞翁吟·雲葉才生雨》:“有渝海堪憑洗恨,看今日喋血玄菟,痛飲黃龍。” 清·秋瑾《秋風曲》:“將軍大笑呼漢兒,痛飲黃龍自由酒。” 孫中山《挽道一》:“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柳亞子《為王卓民題扇》:“痛飲黃龍終有願,會教滄海變桑田。” * 《和郭沫若同志(登雅爾台懷人)》:“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黃龍定約君。”


述補 黃龍,府名。治所在今吉林省安縣謂攻克敵國巢穴,置酒祝捷。後比喻徹底勝利或勝利後的喜悅心情。語本《宋史·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 《和郭沫若同志登爾雅台懷人》:“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黃龍定約君。”△褒義。多用於取得最後勝利時。→犁庭掃闕 ↔鎩羽而歸

詞語分解

  • 痛飲的解釋 暢快地喝酒 詳細解釋盡情地喝酒。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王孝伯 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唐 杜甫 《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詩:“
  • 黃龍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名。讖諱家以為是帝王之瑞徵。《呂氏春秋·知分》:“ 禹 南省,方濟乎 江 ,黃龍負舟。”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赤雀翻然至,黃龍豈假媒。” 仇兆鰲 註:“《尚書中候》

歷史典故推薦:息躬歷詆

《漢書.息夫躬傳》載:漢哀帝朝,息夫躬以告密獲寵。任左曹光祿大夫後,借近帝之機,更加屢進讒言,逐一詆毀朝中大臣。“眾畏其口,見之仄目”。後因以“息躬歷詆”為奸佞毀謗大臣的典故。唐 李瀚《蒙求》:“葛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痛飲黃龍歷史

相關歷史

痛飲黃龍_痛飲黃龍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