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若自然

歷史字典解釋

主謂 習慣以後便成為本性。語出《孔子家語·弟子》:“孔子答孟武伯曰:‘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常用於人的性情,習慣善自善,習慣惡自惡。 →習以為常 習以成性 ↔少見多怪。也作“習貫如自然”、“習慣成自然”、“習若自然”、“習慣自然”。

詞語分解

  • 習慣的解釋 通過實踐或經驗而適應習慣於做艱苦工作詳細解釋.亦作“ 習貫 ”。原謂習於舊貫,後指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大戴禮記·保傅》:“少成若性,習貫之為常。” 漢 應劭 《<風俗通>序》:“俗間行語,
  • 自然的解釋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世界,自然界改造自然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擇於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屬於或

歷史典故推薦:手帕姊妹

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相公不知,這院中名妓,結為手帕姊妹,就象香火兄弟一般,每遇時節,便做盛會。”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習慣若自然歷史

相關歷史

習慣若自然_習慣若自然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