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楮

刻楮怎么寫好看

刻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象牙)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後以“刻楮”喻技藝工巧或治學刻。唐 滔《刑部郎中啟》之一:“比者伏蒙曲念虛蕪,榮流咳唾,誨以磨鉛未至,刻楮非工。”宋 陸游《別曾學士》詩:“畫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詞語分解

  • 刻楮的解釋 語本《韓非子·喻老》:“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象,指象牙。後因以喻技藝工巧或治學刻苦。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之一:“比者伏蒙曲念
  • 刻的字典解釋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劍。 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錶計時,一刻等於十五分鐘:五點一刻。 時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間)。時刻。刻不容
  • 楮的字典解釋 楮 ǔ 落葉喬木,樹皮是製造桑皮紙和宣紙的原料。 紙的代稱:楮幣。楮錢(舊俗祭祀時焚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看風行船

猶看風使舵。清 孔尚任《桃花扇.劫寶》:“俺看這位皇帝不像享福之器,況北兵過江,人人投順,元帥也要看風行船才好。” 見“看風使舵”。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刻楮歷史

相關歷史

刻楮_刻楮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