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無愧

俯仰無愧怎么寫好看

俯仰無愧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後因以“俯仰無愧”謂立身端正,上對天,下對人,都問心無愧。宋 亮《與周立義參政書》:“持身端方,俯仰無愧。”


主謂 對天、對人都沒有慚愧之處。表示處事公道正直,毫不欺詐。語本《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廖輝英《紅塵孽債》:“你知道,人生最重要是俯仰無愧,不虧不欠,這樣活下去,日子才會安穩。”△褒義。多用於人品性方面。

詞語分解

  • 俯仰的解釋 ∶低頭和抬頭,泛指隨便應付左右周旋,進退俯仰。——《左傳·定公十五年》俯仰由人 ∶比喻很短的時間俯仰之間,已成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詳細解釋.低頭和抬頭。《墨子·魯問》:“大王俯仰而思之。”
  • 無愧的解釋 沒有什麼對不起別人之處於心無愧詳細解釋亦作“ 無媿 ”。.沒有什麼慚愧之處。 南朝 宋 顏之推 《顏氏家訓·涉務》:“人性有長短,豈責具美於六塗哉,但當皆曉指趣,能守一職,便無媿耳。” 唐 韓

歷史典故推薦:攻無不克

《戰國策.秦策一》:“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克:攻占。只要進攻,必能攻下。形容百戰百勝。宋.辛棄疾《美芹十論》:“有不守矣,守之而無不固;有不攻矣,攻之而無不克。”亦作“攻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俯仰無愧歷史

相關歷史

俯仰無愧_俯仰無愧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