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

歷史字典解釋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芸叟過文貞公舊庄,居者猶魏氏也。為賦詩云:‘破屋居人少,柴門春草長。兒童不識字,耕讀公莊。’”

是說唐代政治家魏徵故園破敗,後人潦倒,後用以比喻賢人的後代窮困潦倒。“鄭公莊”一作“魏公莊”。

清.王士禎《漁洋詩話》:“兒童不識字,耕稼魏公莊,古今同慨也。”

詞語分解

  • 兒童的解釋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詳細解釋古代凡年齡大於嬰兒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兒童,現代只指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聞兒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

歷史典故推薦:犀燃燭照

源見“犀照牛渚”。喻明察。清 王韜《使才》:“使臣行轅宜設譯員數員,匯觀各處日報而擷取要略,譯以華文,寄呈總理衙門;則泰西邇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燭照,無所遁形。” 見“犀照牛渚”。清·王韜《使才》:“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歷史

相關歷史

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_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