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經白馬

馱經白馬怎么寫好看

馱經白馬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借指傳入中國的佛教。清遵憲《新嘉坡雜詩》之十一: “會飲黃龍去,馱經白馬來。”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四: “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號曰 ‘佛’ 。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 西域: 古天竺國,今印度。傳說東漢明帝莊曾夢金神,遂遣使西求,以白馬馱經來到中,住在鴻臚寺。從此,佛教在中原地區傳播,鴻臚寺遂易名 “白馬寺” 。

詞語分解

  • 馱的解釋 馱 (馱) ó 用背負載:馱運。馱著兩袋米。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 白馬的解釋 .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歷史典故推薦:一丘一壑

;;;;丘:小土山。壑:山溝。一丘可以棲身,一壑可以垂釣。原指古代隱士隱居垂釣之處,後以此典詠寄情山水的情懷。【出典】:;;;;《漢書》卷上《敘傳上》頁:“若夫嚴子者,絕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淡泊,歸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馱經白馬歷史

相關歷史

馱經白馬_馱經白馬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