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舊小說中的套語,常用於略敘時。語出《水滸全傳》二四回:“有話即長,無話即短。不覺過了一月有餘,看看是十一月天氣。連日朔風緊起,四下里彤雲密布,又早紛紛揚揚,飛下一天大雪來。”《兒女英雄傳》一七回:“說書的只得一張口,說不及八面的話,只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筆勾消,作一個‘有話即長,無話即短。’”


其他 舊時藝人在說唱中的習用語,謂故事內容有必要多說的就講得詳細,否則就從簡。後泛指有材料、有內容就可多寫多說,否則就少寫少說。《水滸傳》114回:“~。且說中路大隊軍兵前隊關勝,直哨到東新橋,不見一個南軍。”△用於說唱或寫作方面。也作“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多學一學:有機可趁【歷史典故】

見“有機可乘”。清·趙振《說敗》:“外強見其~,乃庇此黨而擊彼黨。”

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