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是可忍,孰不可容

是可忍,孰不可容

同“是可忍,孰不可忍”。唐 鄭亞《唐丞相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況明皇舊宮,天井內地,跨連河北,脅倚山東,豈有行有匪人,坐為污俗,若是可忍,孰不可容!”


見“是可忍,孰不可忍”。《梁書·元帝紀》:“華、原、酆、郇,並離禍患,凡、蔣、邢、茅,皆伏鈇鑕,~!”

多學一學:是是非非【歷史典故】

是是:肯定正確的。非非:否定錯誤的。謂能辨別是非曲直。《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楊驚註:“能辨是為是、非為非,謂之智也。”《晉書.郭璞傳》:“不物物我我,不是是非非。”宋.陸游《曾文清公墓志銘》:“孝悌忠信,剛毅質直,篤於為義,勇於疾惡,是是非非,終身不假人以色詞。”也指是非,即正確的與錯誤的。《朱子語類》卷八七:“心苟是矣,試一察之,則是是非非,自然別得。”明.朱權《沖

是可忍,孰不可容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