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孫臏伏兵

孫臏伏兵

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武既死,……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米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遂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齊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這是戰國時齊、魏間一次著名戰役,孫臏設下埋伏,誘敵深入,在馬陵道大敗魏軍,龐涓兵敗自剄。後因用為詠孫臏用兵之典,也可借指布局鬥智的其它事情。

元.周德清〔越調.鬥鵪鶉〕《雙陸》:“徹底似孫臏伏兵未起,外劃似孫武挑兵教習”。

孫臏伏兵字典分解

伏兵的解釋 [(troops in) ambush] 戰前潛伏的軍隊

也學習下:孫固【歷史人物】

【生卒】:1016——1090字和父,鄭州管城(今屬河南)人。舉進士,調磁州司戶參軍。治平中,神宗為潁王,就任侍講,及為皇太子,又為侍讀。至即位,擢知通進銀台司,勸神宗勿要用兵於西夏,出知澶州。入知審刑院,極論青苗法於民不便。元豐初,同知樞密院事。元祐中,拜門下侍郎,復知樞密院事。累官右光祿大夫。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溫靖。 宋鄭州管城人,字和父。第進士。調磁州司戶參軍。神宗立,擢知通進銀台

孫臏伏兵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