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

不治之症怎么寫好看

不治之症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醫治不好的疾病。《醒世恆言》卷一○:“太醫診了脈,說道:‘……此乃不治之症。’”《野叟曝言》九九回:“處女失驚道:‘據客官說來,是不治之症,不必診脈的了。’”也比喻無法糾正的壞習慣、壞毛病。魯迅《二心集.以腳報國》:“假使她們真‘知道立國數千年的大中華民國’的國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沒有面子了。”


偏正 不能治好的病症。也比喻無法挽救的致命的危機。鄧賢《中國知青夢》:“但是僅僅過了兩年,德國公方面一份秘報告表明:那些受了嚴重核輻射的土耳其人都得了不治之症並在痛中一個個死去。”△用於描寫病症危重,也比喻社會上難以除去的弊端與禍患。→病入膏肓 不可救藥

詞語分解

  • 不治的解釋 .不能治理。《管子·國蓄》:“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貧富之不齊也。”《史記·樊酈滕灌商列傳》:“ 商 事 孝惠 、 高后 時, 商 病,不治。” 裴駰 集解引 文穎 曰:“不能治官事。” 宋 曾鞏
  • 症的解釋 症 (癥) è 病,病狀:病症。症狀。症候。不治之症。對症下藥。 症 (癥) ē  ㄓㄥˉ 〔癥結〕a.腹內結塊的病;b.喻問題難解決的關鍵。 (癥)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棄??者

同“棄??生”。明 李夢陽《潼關》詩:“滿眼非無棄??者,寄言軍吏莫嗔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治之症歷史

相關歷史

不治之症_不治之症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