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天於上,無地於下

歷史字典解釋

指軍將臨戰奮不顧身。《尉繚子.武議》:“將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主於後,無敵於前。”後用以形容任性行事,肆無忌憚。清 趙翼《陔餘叢考.成語》:“‘無天於上,無地於下。’……謂勇將奮不顧身也。今俗語以為人之無忌憚者。”

詞語分解

  • 無天的解釋 沒有天理。《左傳·襄公二十年》:“ 公子黃 將出奔,呼於國曰:‘ 慶氏 無道,求專 陳國 ,暴蔑其君,而去其親,五年不滅,是無天也!’”謂失去庇蔭。《莊子·田子方》:“﹝ 文王 ﹞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

歷史典故推薦:陳宮鏡

源見“破鏡重圓”。借指夫妻離散。唐 黃滔《別後》詩:“夢裡相逢無後期,煙中解佩杳何之?虧蟾便是陳宮鏡,莫吐清光照別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無天於上,無地於下歷史

相關歷史

無天於上,無地於下_無天於上,無地於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