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表不死

遺表不死怎么寫好看

遺表不死怎么寫好看

三國.葛亮《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死於軍,明年五十四。……”

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表明自己對蜀漢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人雖死去,但他的《出師表》沒有隨他死去,而永遠傳於人間。後常用以喻英名永垂之典。

宋.王奕《送謝疊山先生北》:“遺表不隨諸葛死,《離騷》長伴屈原清。”

詞語分解

  • 遺表的解釋 謂古代大臣臨終前所寫的章表,於卒後上奏。 南朝 梁 沉約 《臨終遺表》:“臣抱疾彌留,迄今即化,形神欲離,月已十數。” 唐 劉禹錫 《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 齊 終之前一日自修遺表,初述
  • 死的解釋 死 ǐ 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死亡。死訊。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離死別。死有餘辜。 不顧生命:死志(犧牲生命的決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戰。 固執,堅持到底:死心塌地。死賣力氣。 無

歷史典故推薦:壑舟

源見“藏舟去壑”。比喻事物在不知不覺中不停地變化遷移。晉 陶潛《雜詩》之五:“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遺表不死歷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