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夷不惠,可否之間

歷史字典解釋

夷:伯夷,末周初孤竹君長子,父死不肯繼位,也不肯做周朝的官。惠:柳下惠,春秋魯國人,曾三次被罷官都不離去。可否:可與不可。 不像伯夷那樣孤僻狹隘,拒絕做官;也不像柳下惠那樣玩世不恭,留戀祿位。表示態度折衷,無可無不可。語出漢.楊雄《法言.淵騫》:“或問:‘子,人也,請人。’曰:‘有李仲元者,人也。’‘其為人也,奈何?’曰: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歟?’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後漢書.瓊傳》:“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也引作〔不夷不惠之間〕。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三〇:“人不疑伯夷之貪,不信盜跖之廉,何者?以其不貪不廉之實素著於聽聞,人信之極也。惟其望實不著,又處於不夷不惠之間,此疑心所不能免。”清.李漁《十二樓.合影樓》:“管提舉有個鄉貢同年,姓路字子由,既不喜風流,又不講道學,正合著古語一句:在不夷不惠之間。”

詞語分解

  • 不夷的解釋 .不悅。《楚辭·劉向<九嘆·怨思>》:“顧屈節以從流兮,心鞏鞏而不夷。” 王逸 註:“夷,悅也。” 晉 陸機 《招隱詩》:“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複姓。 宋 羅泌 《路史》謂 微子 後有 不
  • 之間的解釋

歷史典故推薦:武陵路

同“桃源路”。唐 劉長卿《秦系傾以家事獲謗因出歸山每荷觀察崔公見知欲歸未遂感其流寓詩以贈之》詩:“初迷武陵路,復出孟嘗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夷不惠,可否之間歷史

相關歷史

不夷不惠,可否之間_不夷不惠,可否之間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