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葭莩之親

葭莩之親

葭莩(jiāfú夾福):蘆葦莖內的白色薄膜。葭莩輕而薄只是附著在蘆葦內,比喻遠親。中山靖王劉勝對群臣攻訐同姓諸侯王極為不滿,他曾對漢武帝劉徹說:“我雖地位低卑,微薄,僅是一個藩國的小王,但與陛下畢竟是手足兄弟。現在朝中群臣並不是沾親帶故,也談不到深重的情誼,卻相聚起來,結為朋黨,攻擊宗室諸侯,使皇室成員遭到排斥棄絕,骨肉之情如冰化消釋。”後以“葭莩”為典,比喻親戚關係十分疏遠淡薄。

【出典】:

《漢書》卷53《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2422、2424頁:“天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雖薄也,得蒙肺附(腑);位雖卑也,得為東藩(fān帆,藩國、藩鎮),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bìn殯)卻,骨肉冰釋。’”

【例句】:

漢·班固《漢書·鮑宣傳》:“侍中駙馬都尉董賢,本無葭莩之親。” 漢·班固《漢書·王莽傳》:“自諸侯王已下,至於吏民,鹹知莽上與陛下有葭莩之故。” 南朝梁·沈約《宋書·南郡王(劉)義宣傳》:“常謂異姓震主,嫌隙易構;葭莩淳戚,昭亮可期。” 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慕友慚連璧,言姻喜附葭。” 唐·溫庭筠《開成五年秋以抱疾不得與鄉計自傷書懷》:“浪言輝棣萼,何所託葭莩?” 清·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共歡四子,於堯皆葭莩姻婭也。”


偏正 比喻關係已很疏遠的親戚。語出《漢書·中山靖王傳》:“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高陽《粉墨春秋》:“報館中有個同事,跟徐家有~,托他一打聽,居然確有其事。”※莩,不讀作piǎo。△多用於寫親戚關係。也作“葭莩之末”。

葭莩之親字典分解

成語葭莩之親的解釋 葭莩:蘆葦桿內壁的薄膜。比喻關係疏遠的親戚。

葭莩的解釋 (1).蘆葦里的薄膜。比喻親戚關係疏遠淡薄。《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羣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羣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卻,骨肉冰釋。” 顏師古 注

多看看:葭蘆寨【歷史地名】

北宋置,即今陝西省佳縣。元符二年(1099年)升為晉寧軍。

葭莩之親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