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青城鷓鴣啼

青城鷓鴣啼

歷史字典解釋:

元.脫脫等《金史.崔立傳》:“四月壬辰,立以兩宮、梁王、荊王及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備杖送兩宮至開陽門。是日,宮東三十七輛,太后先,中宮次之,妃嬪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餘口,次取三教,醫流、工匠、繡女皆赴北。”晉.崔豹《古今注.鳥獸》:“南山有鳥,名鷓鴣,自呼其名,常向日而飛。”

金末,崔立殺二丞相,至青城向蒙古軍投降,回來後燒汴京城櫓(城頂部望樓),以表誠意。同時又將金王朝的兩宮妃嬪、宗室子弟五百餘口,及工匠、醫流等人送往青城。“青城鷓鴣啼”指金王朝滅亡的一痛史。後因用為詠金朝滅亡之典。相傳鷓鴣啼聲似“行不得也哥哥”,鳴聲淒

元.盧摯〔雙調.蟾宮曲〕《夷門懷古》:“恰鼓板聲中太平,鷓鴣啼驚破青城。”

詞語分解

  • 青城的解釋 . 宋 齋宮名。一在 南薰門 外,為祭天齋宮,謂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門 外,為祭地齋宮,謂之 北青城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所謂 青城 ,止以青布為幕,畫甃

歷史典故推薦:非業之作

偏正 非業,不急之務。所從事的並非當務之急。《漢書·元帝紀》:“遠離父母妻子,勞於~。”△多用於做事方面。

青城鷓鴣啼_青城鷓鴣啼介紹_歷史知識
青城鷓鴣啼_青城鷓鴣啼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青城鷓鴣啼_青城鷓鴣啼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