蝘蜓嘲龍

歷史字典解釋

漢 揚雄《解嘲》:“今子乃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蜓而嘲龜龍。”蝘蜓,一種爬行動物,即宮,俗稱壁虎。以蝘蜓比作龍,有隨意混雜,貶低一方之意。唐 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詞語分解

  • 蝘蜓的解釋 守宮。俗稱壁虎。古籍多與蜥蜴、蠑螈等相混。《荀子·賦》:“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皇。” 楊倞 註:“蝘蜓,守宮。”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下:“蝘蜓,一曰守宮,一曰龍子。善於樹上捕蟬食之。其細長
  • 龍的解釋 龍 (龍) ó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

歷史典故推薦:寢食俱廢

顧不得吃飯睡覺。形容專心於某事。宋.洪邁《夷堅丙志.沈見鬼》:“夏六月,真苦赤目,腫痛特甚,寢食俱廢。”《警世通言》卷二:“每想著莊生生前恩愛,如痴如醉,寢食俱廢。”《聊齋志異.香玉》:“香玉長離,使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蝘蜓嘲龍歷史

相關歷史

蝘蜓嘲龍_蝘蜓嘲龍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