杅穿皮蠹

歷史字典解釋

並列 杅,盛湯漿的器皿。水盂打破,皮衣蛀壞。指外出總難免有所損耗,必須估計在內。意思是要事先充分準備,一切考慮安排定了才行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於四方。”漢·何休註:“杅,飲水器;穿,敗也;皮,裘也;蠹,壞也。言杅穿皮蠹乃出四方。古者出四方朝聘征伐,皆多少當圖有所喪費,然後乃行爾。”一說,比喻國家的積蓄非常富足。立義疏:“杅積而穿,器有餘也。皮藏而蠹,弊有餘也……言師出則費財。故國必余富。然後敢從四方之事,必明今伐致有損喪,固其所也。”△用於安排事物要顧及各種情況。

詞語分解

  • 杅的解釋 杅 ú 浴盆。 盛漿湯等的器皿。 杅 ū 〔焚杅〕牽制,如“秦得燒掇杅杅君之國。”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蠹的解釋 蠹 ù 蛀蝕器物的蟲子:蠹蟲。木蠹。書蠹。蠹魚。 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樂毅奔亡

參見:樂毅見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杅穿皮蠹歷史

相關歷史

杅穿皮蠹_杅穿皮蠹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