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路揚鑣

分路揚鑣怎么寫好看

分路揚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鑣(biāo標)馬勒子。揚鑣,把馬勒子向上提,驅馬前進。指分路而行,也指雙方才力相敵、各有千秋、各占地位。後又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本於北魏拓跋志故事。拓跋志,字猛略,烈帝之後,少即歷覽書傳,有文才、幹練善辯。志任洛陽令時,曾不避強悍,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並同入見高祖,各己見。李彪說,御史中尉只為太 * 門車蓋退避,哪有縣令與臣抗衡的道理。拓跋志說,普天之下誰不編入戶籍,我是神都縣令,豈能俯同眾官,避讓御史中尉?高祖解勸道:“你二人可分路揚鑣。”出宮之後,志就與彪用尺量道,各取一半而行。於是,高祖稱讚志說:“這孩子有出息!真是王孫公子,不雕自成。”

【出典】:

書》卷14《神元平文諸帝子烈傳第二》363頁:“志……為洛陽令,不避強御,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華車蓋,駐論道劍鼓,安有洛陽縣令與臣抗衡。志言神鄉縣主,普天之下誰不編戶,豈有俯同眾官,[趨]避中尉?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摺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謂邢巒曰:‘此兒竟可,所謂王孫公子,不鏤自雕。’巒曰:‘露枝霜條,故多勁節,非鸞則鳳,其在本枝也。’員外郎馮俊,昭儀之弟,恃勢恣撾(zhuā抓,敲打、擊。)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處刑除官。由此忤旨,左遷太尉主簿。俄為從事中郎。”

【例句】:

《北史·文苑傳序》:“梁自大同之後,雅道淪缺,漸乖典則,爭馳新巧。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揚鑣。” 《南史·裴子野傳》:“蘭陵琛言其評論可與《過秦》、《王命》分路揚鑣。” 《隋書·文學傳序》:“徐陵、庾信分路揚鑣。” 唐·顏師古《漢書·敘例》:“六藝殘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揚鑣分路。” 明·沈德符《野獲編·兵部·武臣好文》:“時汪太函、王龠(yuè月)州,並稱其文采,遂儼然以風雅自命。幕客郭造卿輩,尊之為元敬詞宗先生,幾與縉紳分道揚鑣。”


見“分道揚鑣”。《魏書·元志傳》:“(志)為洛陽令,不避強御,與御史中尉李彪爭路,俱入見,面陳得失……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及出,與彪摺尺量道,各取其半。”

詞語分解

  • 分路的解釋 走不同方向的路詳細解釋.謂分道而行。《北齊書·琅邪王儼傳》:“ 魏氏 舊制,中丞出,清道,與皇太子分路行。” 宋 陸游 《秋思》詩:“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猶路途。 唐 劉長卿 《
  • 揚鑣的解釋 .提起馬嚼子。謂驅馬。《文選·傅毅<舞賦>》:“龍驤橫舉,揚鑣飛沫。” 李善 註:“鑣,馬勒旁鐵。” 三國 魏 嵇康 《雜詩》:“龍驥翼翼,揚鑣踟躕。” 宋 王禹偁 《仲鹹見子一百六十韻詩相贈因

歷史典故推薦:任座抗行

《呂氏春秋》卷二四《不苟論.贊能》:“魏文侯燕飲,皆令諸大夫論己。或言君之智也。至於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克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說,知於顏色。任座趨而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分路揚鑣歷史

相關歷史

分路揚鑣_分路揚鑣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