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怎么寫好看

不一而足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為稱美吳公子季札之詞,後則泛指某種不好的言行,屢見不鮮。季札是吳王壽夢幼子。壽夢死前,遺命傳位季札,而他卻堅辭不受,以此揚名列國。公元前544年,他代表吳國出聘魯國。魯國《春秋》記載為,“吳子使札來聘。”《公羊傳》在解釋這條記載時認為,根據《春秋》筆法,有才能的人是不能直書其名的,為什麼在這裡卻直稱其名?根據《春秋》筆法,涉及夷狄史實時不書其君,但是由於他派遣的使臣如此賢明,則只書寫其君為“吳子”尚覺不夠,而且還要在史籍上留下使臣的名字。w

【出典】:

《春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例句】:

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第一百十七回:“賈環、賈薔等愈鬧的不象事了,甚至偷典偷賣,不一而足。”


偏正 原指不能因其一事而使之滿足。後指同類情況或事物很多,不止出現一次或不止一種。語出《公羊傳·文公九年》:“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郭明化、重天《翼魯春秋》:“其他的人,有尖起嘴唇喝茶的,有悠閒地仰著脖子噴吐煙圈的,還有捻著根火柴挖耳朵的,奇形怪狀,不一而足。”△用於形容事物多。→層出不窮 ↔區區之眾。 也作“不一而止”、“不壹而足”。

詞語分解

  • 不一的解釋 ;∶不一致,不相同意見不一;∶有差異,質量不同質量不一;∶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詳細解釋.不相同;不一樣。《管子·禁藏》:“赦罪而不一,德雖厚,不譽者多。” 晉 陸機 《豪士賦》:“夫立德
  • 足的解釋 足 ú 腳:足下(對對方的敬稱)。足跡。足球。足壇。失足。高足(敬辭,稱別人的學生)。舉足輕重。畫蛇添足。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足。碗足。 充分,夠量:足月。足見。足智多謀。 完全:足以。足色。 值

歷史典故推薦:失馬為福

源見“塞翁失馬”。喻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金 李之翰《書呈仲孚》詩:“失馬乃為福,夢牛翻作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一而足歷史

相關歷史

不一而足_不一而足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