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

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本謂熱中於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唐.趙璘《因話錄》卷五:“尚書省二十四司印,故事悉納直廳,每郎官交直時,吏人懸之於臂以相授,頗覺為煩。楊虔州虞卿任吏部員外郎,始置櫃,加𫕌以貯之,人以為便,至今不改。櫃初成,州戎時為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後用以指忍不住發笑。《孽海花》六回:“一會豎蜻蜓,一會翻筋斗,雖然神出鬼沒的搬演,把個達小姐看得忍俊不禁,竟濃裝艷服的現了莊嚴寶相。”


述補 不禁,不能自制。①十分愛好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唐·趙璘《因話錄》卷5:“櫃初成,周戎時為吏部郎中,大書其上,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考上下。’”△多用於描寫忘我地追求。也作“忍雋不禁”。②忍不住地發笑。張賢華《慾海沉浮》:“市長張明~,‘撲哧’笑出聲來。”△多用於描寫歡樂愉快。→笑不可抑 啞然失笑令人噴飯 捧腹大笑 樂不可支。也作“忍俊不住”。

忍俊不禁字典分解

成語忍俊不禁的解釋 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發笑。

忍俊的解釋 [have a smile on one's face] 含笑

不禁的解釋 [can not help;can’t refrain from] 抑制不住,不由得不禁失笑不禁鼓起掌來不禁不由

不妨一看:忍無可忍【歷史典故】

原為“忍不可忍”,指忍受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後作“忍無可忍”,意為要忍受也無法忍受,表示忍耐已到了極限。孫禮(?-250年),字德達,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初從曹操為司空軍謀掾,陽平太守。魏明帝臨終,拜大將軍長史,後出為冀州牧,為曹爽所忌,轉結司馬懿。後時匈奴、鮮卑寇邊,起為并州(今山西)刺史,往見太傅司馬懿,臉帶怒色,默默無言。司馬懿問道:“你得任并州,還嫌職權小嗎?今當遠別,為何不

忍俊不禁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