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喣漂山

歷史字典解釋

喣:吹氣。許多人一起吹氣,能吹動大山。比喻人多力量大。也比喻流言眾多,足以亂真。《漢書.中山靖王傳》:“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顏師古註:“應劭曰:‘喣,吹喣也。’師古曰:‘漂,動也。’”柳亞子《胡寄塵詩序》:“士之誇毗無識者,輒從而和之,眾喣漂山,群盲詫日。”又有【眾議成林】。《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撓椎。”高誘註:“眾人皆議,平地生林,無翼之禽能飛,凡人信之,以為實然……一里之人皆言能屈椎者,人則信之也。”


主謂 喣,吹氣。眾人一齊吹氣,可以移動山嶽。比喻人多力量大。《漢書·中山靖王勝傳》:“眾喣漂山,聚蚊成雷。”△褒義。多用於描述眾人協力同心,力量大。也作“眾喣飄山”、“眾喣山動”。

詞語分解

  • 眾的解釋 眾 (衆) ò 許多:與“寡”相對:眾人。眾多。眾矢之的。芸芸眾生。 許多人:大眾。民眾。民眾。眾口鑠金。眾目睽睽。眾叛親離。眾擎易舉。 寡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典故推薦:兩岐麥秀

同“兩岐歌”。宋 哀長吉《瑞鶴仙.壽南康錢守》詞:“盛少屈、一錢太守。聽吏歌、一徑棠陰,民頌兩岐麥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眾喣漂山歷史

相關歷史

眾喣漂山_眾喣漂山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