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荊道故

班荊道故怎么寫好看

班荊道故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初,楚伍參(伍子胥的曾祖父)與大師子朝(即公子朝,文公之子)友,其子伍舉(伍子胥的祖父,名椒舉)與聲子(子朝之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為申公而仁(獲罪逃亡),楚人曰:‘伍舉實送(護送)之。’伍舉奔,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布荊草代席而坐)相與食,而言復故(返回楚國的事)。”

春秋時,伍舉與公歸生(即聲子)是好友。王子牟因獲罪逃亡後,伍舉因受牽連而逃奔鄭國,然後準備到晉國去。聲子也將去晉,二人在鄭郊相遇,扯草鋪地,坐在上面,邊吃東西邊攀談。

後以“班荊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話舊情。

宋.趙抃《芳草》詩:“古渡班荊客,長堤走馬人。”


連動 班,鋪開。鋪開荊條,坐在上面敘談往事。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46首:“丁丑春,高軒來白下,小具壺觴,班荊道故。”△用於形容老友相逢,共敘舊情。也作“班荊道舊”。

詞語分解

  • 班荊的解釋 謂朋友相遇,共坐談心。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五:“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唐 高正臣 《晦日重宴》詩:“班荊陪舊識,傾蓋得新知。” 明 方孝孺 《借竹軒記》:“自旦至暮,班荊列坐,久之,
  • 道故的解釋 敘說故舊之情。《史記·滑稽列傳》:“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覩,歡然道故。”《花月痕》第三回:“這日要往城外探親,適與 痴珠 相值,兩邊急忙跳下車來,歡然道故。”

歷史典故推薦:填街塞巷

大街小巷都填塞滿了。形容極其多。語本《南齊書.虞玩之傳》:“又生不長發,便謂為道人,填街溢巷,是處皆然。” 並列 充塞大街小巷。語本《南齊書·虞玩之傳》:“又生不長發,便謂為道人,填街溢巷,是處皆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班荊道故歷史

相關歷史

班荊道故_班荊道故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