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盍朋簪

盍朋簪

《周易.豫卦》:“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三國魏.王弼註:“夫不信於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則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易.豫卦》是坤下震上,有“勿疑,朋盍簪(聚也)。”意思是你不要三心二意,疑神疑鬼,朋友們自然會來相聚的。後遂用為友人來聚之典。

唐.戴叔倫《臥病》詩:“滄州詩社散,無夢盍朋簪。”

盍朋簪字典分解

盍朋簪的解釋 謂朋友聚會。 唐 戴叔倫 《臥病》詩:“滄洲詩社散,無夢盍朋簪。” 宋 王安石 《寄餘溫卿》詩:“雲散風流不自禁,天涯無路盍朋簪。”參見“ 盍簪 ”。

簪國語字典 簪 zān 用來綰住頭髮的一種首飾,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別在頭髮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簪紳。 插,戴:簪戴。簪菊。簪筆(古人朝見,插筆於冠,

順便了解:盍簪【歷史典故】

《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註:“盍,合也;簪,疾也。”陸德明釋文:“簪,虞作戠。戠,叢合也。”孔穎達疏:“群朋合聚而疾來也。”後以“盍簪”指士人聚會。唐 杜甫《杜位宅守歲》詩:“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清 趙翼《題北溪謙齋蓉湖三壽圖》詩:“盍簪一非姓,佳話已炙膾。”亦指朋友。清 昭槤《嘯亭雜錄.詩龕》:“家築詩龕三間,凡所投贈詩句,皆懸龕中,以志盍簪之誼。”

盍朋簪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