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之殃

東觀之殃怎么寫好看

東觀之殃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漢.向《說苑.指武》:“孔子為魯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於東觀之下,門人聞之趨而進,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貢(孔子弟子端木賜,字子貢)後至,趨而進曰:‘夫少正卯者,魯國之聞人矣,夫子始為政,何以先誅之?’孔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夫王者之誅有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辨而險,二曰言偽而辯,三曰行辟而堅,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皆有辯知聰達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偽,則其知足以移眾,強足以獨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誅。夫有五者之一,則不免於誅,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誅之也。……”此事又見《荀子.宥坐》、《孔子家語.始誅》、《君文子.大道上》。

春秋時,孔子任魯國司寇攝相事,到任七天而誅少正卯於東觀之下。後因以此典指殺身之禍。

漢.桓寬《鹽鐵論.訟賢》:“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壽終。”


偏正 孔子任魯寇時,殺少正卯於東觀之下。後以“東觀之殃”謂殺身之禍。漢·桓寬《鹽鐵論·訟賢》:“未睹功業所至,而見東觀之殃,身得重罪,不得以壽終。”※觀,不讀作guān。△多用於禍害方面。

詞語分解

  • 東觀的解釋 . 東漢 洛陽 南宮內觀名。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漢記》於此,書成名為《東觀漢記》。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後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 南朝 陳 徐陵 《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
  • 殃的解釋 殃 ā 禍害:災殃。遭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喻牽連受害)。 損害:禍國殃民。 筆畫數:; 部首:歹;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浮海

借指避世隱居。梁啓超《壯別》詩: “重話艱難業,商量得失林。隻身浮海志,使我憶松陰。”●《論語·公冶長》: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 孔子週遊求仕,未能如願。於是不無悲傷地說,謂學說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東觀之殃歷史

相關歷史

東觀之殃_東觀之殃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