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比歲不登

比歲不登

見“歲比不登”。《漢書·成帝紀》:“關東~,吏民以義收食貧民、入穀物助縣官賑贍者,己賜直。”

比歲不登字典分解

成語比歲不登的解釋 比:屢屢;頻頻。農業連年歉收。

比歲的解釋 (1).連年。《管子·樞言》:“一日不食,比歲歉;三日不食,比歲飢;五日不食,比歲荒。”《漢書·衛青傳》:“其後 匈奴 比歲入 代郡 、 雁門 、 定襄 、 上

不登的解釋 (1).歉收。《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漢書·元帝紀》:“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 宋 蘇軾 《許州西湖》詩:“ 潁川 七不登,野氣長蒼

多看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歷史典故】

《後漢書.趙岐傳》李賢注引《三輔決錄》:“英頗自矜高,與朱賜書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下方即下比。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指雖然不如比自己強的,但卻超過比自己差的,表示滿足於現狀的中游思想。亦作“上方不足,下比有餘。”茅盾《霧重慶拾零》:“這裡只講一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人物。” 其他 比起高的差一些,比起低的強一些。指中等水平。語本漢·趙岐《三輔決錄》:“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

比歲不登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