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說無憑

口說無憑怎么寫好看

口說無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憑:憑證,憑據。只是口頭所說,不能作為證據。元.喬吉《揚州夢》四折:“咱兩個口說無憑。”《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此皆口說無憑,待我親去踏看明白。”《紅樓夢》一二回:“放你不值什麼,只不知你謝我多少?況且口說無憑,寫一才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五回:“他又說交易太大,恐怕口說無憑,要立個憑據。”亦作“空口無憑”。《官場現形記》二七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主謂 只是口上說說,不足為憑據。語出元·喬夢符《揚州夢》4折:“我不合帶酒簪花,沾紅惹綠,疏狂情性。這幾件罪我招承。你不合打鳳穿龍,翻雲覆雨,陷人坑阱。咱兩個口說無憑。”《海上繁華夢》:“你果然放我出去,我卻不肯便死,還要看看人家娶個好的。但你口說無憑,把當初的庚帖還我。”△多用於說話方面。 →空口無憑 ↔有案可稽 一言為定

詞語分解

  • 口的解釋 口 ǒ 人和動物吃東西和發聲的器官(亦稱“嘴”):口腔。口才。口齒。口若懸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 出入通過的地方:門口。港口。 特指中國長城的某些關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 破裂的
  • 無憑的解釋 .無所倚仗。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聖情常有眷,朝退若無憑。” 王洙 集註:“不挾貴也。”.沒有憑據。 唐 韓偓 《幽窗》詩:“無憑諳鵲語,猶得暫心寬。”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

歷史典故推薦:投梭

《世說新語.賞譽》“謝公道豫章(謝鯤字幼輿,因曾為豫章太守故稱)若遇七賢(三國魏末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相與友好,常宴集於竹林之內,時人號為“竹林七賢”。見《世說新語.任誕》),必自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口說無憑歷史

相關歷史

口說無憑_口說無憑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