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一不做,二不休

一不做,二不休

唐.趙元一《奉天錄》四:“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唐朝張光晟從朱泚反叛,泚兵敗窮困,光晟殺泚投降,而終不免一死,故有此語。原意為第一不要反叛,第二既已反叛就索性乾到底。後因以“一不做二不休”用為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到底的典故。表示下了最大決心。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四回:“一不做,二不休,眾好漢相助著晁蓋,直殺盡江州軍,方才回梁山泊去。”


並列 不做則已,做,就要做到底。語本唐·趙元一《奉天錄》:“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兒女英雄傳》6回:“索性讓我~,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殺個爽快!”△用於做事果敢方面。也作“一不作,二不休”。

多看看:一勞永逸【歷史典故】

亦作“一勞久逸”。謂辛勞一時而可以得到長遠的好處或永久的安逸。漢代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苜蓿》:“此物長生,種者一勞永逸。” 述補 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不再費事了。語本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以為不一勞者不久佚,不暫費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而不悔也。”劉衛華、張欣武《哈佛女孩劉亦婷》:“要一口氣背下一本幾千

一不做,二不休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