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北一百餘里。“柏孜克里克”,維吾爾語意為雕刻圖案裝飾的房屋。創建於南北朝末期,迄於元代。現存八十三窟。其特點為有些窟採取了開鑿石崖與土坯砌建並用的建築形式。以橫頂直洞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壁畫大部分殘缺,殘存部分內容有西方淨土變 (極樂世界)、文殊等,顏色鮮艷。第39號窟中的各國王子舉哀圖,具有西域各種不同民族的特徵。在其他窟也可以看到回鶻和蒙古供養人的形象。在壁畫上的佛像、僧侶和供養人像旁,大多有用漢文、回鶻文雙行並寫的榜書,可以看出高昌回鶻時期回鶻民族與漢族兄弟民族間的親密關係。是古代高昌地區保存最好、內容最豐富的一處洞窟。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吐魯番市東北約50餘千米處。著名石窟之一。現存77窟。有些窟採取了開鑿石崖與土坯砌建並用的建築形式,為銀山以西各窟所未見。以橫頂直洞為主,亦有中柱式洞、方形雙套洞和圓頂方形洞。壁畫大部分殘毀,殘存部分內容有西方淨土變(極樂世界)、文殊等,顏色仍鮮艷如新。第39號窟中的各國王子舉哀圖,從頭飾和面容可看出他們具有西域各種不同民族的特徵。在第37號窟的北牆上繪有菩薩的立像,穿大紅衣服,佩綠色瓔珞,顯然是西域人的裝束。在其他窟也可看到回鶻和蒙古供養人的形象。壁畫上的佛像、僧侶和供養人像旁,大多有用漢文、回鶻文雙行並寫的榜書。洞窟創建於南北朝末期,迄於元代,是古代高昌地區保存最好、內容最豐富的一處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多學學:柏壁【歷史知識】

在今山西新絳縣西南。《元和郡縣誌》絳州正平縣:“柏壁高二丈五尺,周回八里。”北魏明元帝在此置鎮,太武帝改置東雍州,北周武帝又改置絳州(建德六年〔577〕始移治玉壁)。《周書·達奚武傳》:“齊將斛律敦侵汾、絳,武以萬騎御之,敦退。武築柏壁城,留開府權嚴、薛羽生守之”,即此。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