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岸澤

赤岸澤怎么寫好看

赤岸澤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陝西大荔縣西南。《周書·宣帝紀》:大象二年(580),“行幸同州……自應天至於赤岸澤”。即此。今湮。


在今陝西省大荔縣西南。《周書·宣帝紀》:大象二年(580年),宣帝行幸同州,“自應門至於赤岸澤,數十裡間,幡旗相蔽,鼓樂俱作”;隋大業三年(607年)煬帝北巡,頓於此;唐初在此牧馬,貞觀以後移馬牧於隴右;《新唐書·兵志》:“唐之初起,得突厥馬二千匹,又得隋馬三千於赤岸澤。”皆指此。

詞語分解

  • 赤岸的解釋 .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辭·東方朔<七諫·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王逸 註:“ 楚 有高丘之山,其岸峻嶮,赤而有光明。”.傳說中的地名。《文選·枚乘<七發>》:“凌 赤岸 ,
  • 澤的字典解釋 澤 (澤) é 水積聚的地方:大澤。湖澤。潤澤(潮濕)。沼澤。 金屬或其他物體發出的光亮:光澤。色澤。 恩惠:恩澤。澤及枯骨(施惠於死人)。 洗濯。 汗衣,內衣。 澤 (澤) ì 古同“釋”,解散。

歷史地名推薦:三孔閘

集鎮名。在安徽省銅陵縣北部、官莊圩中部。和平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因有三孔閘得名。產稻、油菜籽、棉花、小麥等。有榨油、磚瓦、農機、飼料等廠。有公路接繁木公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赤岸澤歷史

相關歷史

赤岸澤_赤岸澤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