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大荔縣

大荔縣

西晉改臨晉縣為大荔縣,治所即今陝西大荔縣。北魏初復名臨晉縣。清雍正十三年(1725)復置大荔縣,為同州府治。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


在陝西省東部、渭河北岸,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屬渭南市。面積1776平方千米。人口69.6萬。轄13鎮、13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春秋為芮國、大荔戎國。秦穆公二十年(前640年)滅芮;秦厲共公十六年(前461年)滅大荔戎國,築高壘逼臨晉國,故名臨晉。秦置臨晉縣,治今縣東,屬內史。西漢屬左馮翊。東漢建安初左馮翊治遷臨晉,十八年(213年)縣治遷今城關鎮。三國魏改左馮翊為馮翊郡。西晉武帝改臨晉縣為大荔縣,以大荔戎國故地得名。北魏初復名臨晉縣;太和十一年(487年)華陰縣遷此,改名華陰縣,同時於縣治置華州和華山郡。孝昌二年(526年)改華陰縣為武鄉縣、華山郡為武鄉郡。西魏改華州為同州。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大業三年(607年)改武鄉縣為馮翊縣,改同州為馮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馮翊郡為同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省馮翊縣,轄地由同州直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同州府,並復設大荔縣。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29年析朝邑東部黃河灘地於大慶關(今已陷入黃河)置平民縣。1949年中共陝甘寧邊區大荔分區由合陽遷駐大荔。1950年省平民縣屬朝邑縣,二縣屬渭南專區。1956年直屬省。1958年廢朝邑縣入大荔縣後成今境。1969年屬渭南地區,1994年屬渭南市。地處關中盆地東部。黃、洛、渭交匯於縣境東南部。北洛河橫貫中部。屬南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農產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特產花生、黃花菜、紅棗、辣椒、“同州西瓜”等。為陝西糧、棉、油重要基地。有紡織、化工、皮革、造紙、柴油機、農機、農藥等工廠。侯西鐵路、西禹和大華公路經此。名勝古蹟有岱祠樓、豐圖義倉、沙苑文化遺址、大荔人遺址等。

大荔縣字典分解

大荔的解釋 西戎 之一。分布於 岐梁山 涇漆 之北(今 陝西 大荔縣 )。 周定王 八年(公元前461年)為 秦 所並,其地改名 臨晉 。《史記·秦本紀》:“﹝ 厲共公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不妨一看:大黑溝【歷史地名】

集鎮名。在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北部、黑溝入神灘河處。共進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150。因此處溝深林密得名。主產稻、玉米、小麥,並產天麻、蠶繭、黑木耳。有公路通安旬白公路。

大荔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