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雲南省西南部、瀾滄江東岸。屬思茅市。面積7777平方千米。人口29.3萬。轄4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以縣治臨景谷江(即威遠江)得名。唐南詔置威遠城,屬銀生節度。宋大理威遠城改置威遠賧,屬威楚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置威遠州,屬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為威遠府,後廢。三十五年復置威遠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威遠廳,屬鎮沅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隸普洱府。1913年改為威遠縣,屬普洱道。因與四川省威遠縣重名,1914年改名景谷縣。1929年直屬雲南省。1950年屬寧洱專區,1951年屬普洱專區,1955年屬思茅專區。1960年鎮沅縣併入,1962年鎮沅縣析出復置。1970年屬思茅地區。1985年12月25日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同年6月11日批准)。2003年屬思茅市。地處橫斷山地南段、滇西南山原中部、無量山西南側。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為省糧食、甘蔗生產基地縣。主產稻、玉米、豆類、薯類。盛產茶葉、甘蔗、花生及紫膠、三七、胡椒、橡膠、咖啡。森林覆蓋率達60%,活立木蓄積量居全省第二位。為省林業重點縣。岩鹽資源豐富,僅芒卡新井藏量即達30多億噸。有煤、鐵、銅、硝、石膏、石灰石等礦。工業有製鹽、制茶、製糖、採煤、農機、木材加工、食品等。電力資源豐富,為電力輸出縣。特產象牙杧果、秧塔白茶、大香糯,有杧果之鄉之稱。小普、景圈公路在縣境作“丫”字形分布。名勝古蹟有大寨官佛寺的“樹包塔、塔包樹”、遷糯佛寺、勐戛八角亭、芒島佛寺、勐乃仙人洞等。

順便了解:景德和議【歷史事件】

景德年間北宋與西夏訂立的和議。党項自李繼遷以來,與北宋交戰二十餘年,已感國力不支。宋對遼、夏兩面作戰,更望早日結束衝突。繼遷死前即已囑其子德明進表附宋。德明即位後,遂改變對宋策略,與宋修好。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雙方成立和議:①宋封德明為西平王、定難軍節度使,承認其對占領區諸州郡的統治權。德明則口頭答應解散其蕃漢軍隊,釋放所俘宋朝官兵;②宋取消青白鹽禁令,雙方於邊境開設互市榷場;③宋每年賜給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