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

亦名凌雲大佛。在今四川樂山市東二里凌雲山大佛寺左側石崖山。唐開元元年(713)寺僧海通創建,至貞元十五年(799)劍南節度使韋皋完成。系一尊面對三江的彌勒坐佛,依山鑿成。頭枕山巔,足踏江流。高70.7米,肩寬24米。造型比例勻稱協調,氣勢雄偉磅礴,儀態莊嚴慈祥,為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舊有樓閣覆蓋,曰天寧閣,或稱大佛閣、大像閣。《輿地紀勝》卷146嘉定府:大像閣“在凌雲寺。唐開元中僧海通於瀆江、沫水、濛水三江之合,悍流怒浪之濱,鑿山為彌勒大像,逾三百六十尺,建七層閣以覆之,至韋皋時積十九年而工始畢。皋有大像記”。明末閣毀。右側有“九曲棧道”石階上下。兩側山岩有歷代題刻和摩岩造像。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四川省樂山市東岷江東岸,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處。大佛為依凌雲山棲鸞峰斷崖鑿成的一尊彌勒散跏趺坐像,故又名凌雲大佛。《嘉州凌雲寺大佛像》記載,大佛為唐開元元年(713年)名僧海通創建,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於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工程進行了約九十年;上覆十三層重樓,名大像閣,宋易名天寧閣,明末圮毀。大佛頭與山齊,腳踏大江,通高71米,頭高14.7米、10米,肩寬24米,眼長3.3米,耳長7米。耳朵中間可並立二人,頭頂上可置一圓桌,赤腳上可圍坐百餘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其右側有凌雲崖九曲棧道,沿崖迂迴而下,可達江邊。俗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佛像雍容大度,氣魄雄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字典分解

樂山的解釋 愛好山。《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 朱熹 集註:“樂,喜好也。”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詩之一:“乘此樂山性,重以遠遊情。

不妨一看:樂望縣【歷史地名】

西漢置,屬北海郡。治所在今山東壽光市東南四十里王望村。地節四年(前66)封膠東戴王子光為樂望侯國於此。東漢省。 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南。屬北海郡。東漢廢。

樂山大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