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渡關

河渡關怎么寫好看

河渡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貴州義縣東南,下臨烏江。《明史·童元鎮傳》: 萬曆二十八年 (1600) 討楊應龍叛亂,“前哨參將謝崇爵乘勢督泗城及水西兵再拔河渡關”。官軍慘敗。


在今貴州省遵義縣東南。下臨烏江,為通貴陽要隘。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楊應龍,明師敗於此。

詞語分解

  • 河渡的解釋 渡口。 宋 葉適 《財總論二》:“坊場、河渡免引,茶場、水磨之額,止以給吏祿而已。”《宋史·河渠志七》:“﹝ 大江 ﹞共置六渡:一曰 烈山渡 ,籍於常平司,歲有河渡錢額。”
  • 關的字典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並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剗 )。關津。嘉峪關。 徵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歷史地名推薦:華池水

即今葫蘆河。源出今甘肅華池縣東北界,東南流徑陝西富縣,至黃陵縣入洛河。《元和志》卷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河渡關歷史

相關歷史

河渡關_河渡關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