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抗日根據地

歷史字典解釋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黨在華中地區建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包括江蘇絕大部分,安徽、湖北的大部分,河南浙江的一部分和湖南的一小部分。1938年春,新四軍深入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5月,新四軍一部挺進江南敵後,創立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1939年新四軍一部在八路軍和地方武裝配合下,開闢了豫皖蘇根據地。同年另一部挺進皖東,建立了皖東根據地。1940年新四軍一部在八路軍配合下,開闢了皖東北根據地和淮海區。整個根據地包括蘇北、蘇中、蘇南、淮北、淮南、浙東、皖中、鄂豫皖等八區,2.5萬多平方公里。

詞語分解

  • 華中的解釋 一般指中國長江中游的兩湖一帶詳細解釋地區名。一般指 長江 中游 湖北 、 湖南 和 江西 三省。在自然地理上指 秦嶺 、 淮河 以南, 南嶺 以北, 武夷山 西北、 邛崍山 以東的 長江 流域。
  • 根據地的解釋 .賴以存在的基地、基礎。 巴金 《家》三一:“家,在他看來只是一個沙漠,或者更可以說是舊勢力的根據地。”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況且家族農業經濟破產,舊社會組織失了他的根據地,於是社會問題更複雜了

歷史地名推薦:湛水縣

隋開皇十八年 改雉陽縣置,屬廣州。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東南五十五里。大業初改為犨城縣。 古縣名。隋開皇十八年年改雉陽縣置,治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北,屬伊州。大業初改名犨城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

相關歷史

華中抗日根據地_華中抗日根據地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