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來

浮來怎么寫好看

浮來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春秋時紀邑。在今山東莒縣西。《春秋》: 隱公八年 (前715),“公及莒人盟於浮來”。註: “浮來,紀邑。東莞縣北有邳鄉,邳鄉西有公來山,號曰邳來間。” 《方輿紀要》 卷35謂在蒙陰縣西北三十里。《清一統志 ·沂州府一》 謂即莒縣西三十里浮丘山。


古邑名。又作包來。春秋莒邑(或說屬紀國)。在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一說在莒縣西浮來山,又說在蒙陰縣西北。《左傳》隱公八年(前715年):“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即此。參見“包來”。

詞語分解

  • 浮的字典解釋 浮 ú 漂在水面上,與“沉”相對:浮橋。浮力。浮標。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兒。浮土。浮雕。 空虛,不切實:浮誇。浮華。 不沉靜,不沉著:輕浮。浮躁。 暫時的:浮記。浮支。 可
  • 來的字典解釋 來 (來) á 由另一方面到這一方面,與“往”、“去”相對:來回。來往。過來。歸來。來鴻去燕(喻來回遷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書信來往)。 從過去到現在:從來。向來。 現在以後,未到的時間:來年。將來

歷史地名推薦:骨斯訛魯朵

即虎思斡耳朵。西遼都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馬克東南二十里布拉納古城遺址。《金史·粘割韓奴傳》: 大定中,回紇移習覽言:“本國回紇鄒括番部。所居城名骨斯訛魯朵,……先時契丹至不能拒,因臣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浮來歷史

相關歷史

浮來_浮來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