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鎮

牆頭鎮怎么寫好看

牆頭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即今浙江象山縣西牆頭鎮。明嘉靖《象山縣誌》 卷2: 牆頭在 “縣西二十里,為四市”。


浙江省象山縣西北部、象山港南岸。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2.3萬。鎮人民政府駐牆頭,人口2800。相傳姓於南宋鹹淳間擇此居家,院內遍植以杏,故曰杏牆。里人見其家之大,故曰牆頭。1951年為牆頭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7年置鎮。產稻、毛竹、茶葉、柑橘等。有紡織、針織、印染、化工等廠。建有白墩港,為象山縣重要海運吞吐口岸。有淺海養殖業。象西公路經此。

詞語分解

  • 牆頭的解釋 亦作“墻頭”。.圍牆的上端。 唐 於鵠 《題美人》詩:“ 秦 女窺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牆頭。” 宋 歐陽修 《齋宮感事寄原甫學士》詩:“曾向齋宮詠麥秋,緑陰佳樹覆牆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多喜山

在今四川梁平縣西南。《輿地紀勝》卷梁山軍:多喜山“距軍西南五十里。山或有丹光夜現,則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故名。陳希夷常修道於此,石枕存焉。有雌雄二泉,名浴丹井,春夏則左盈右竭,秋冬時右盈左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牆頭鎮歷史

相關歷史

牆頭鎮_牆頭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