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右翼中旗

歷史字典解釋

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屬烏蘭察布市。面積4185平方千米。人口21.5萬,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1%。轄1鎮、2蘇木、23鄉。旗人民政府駐科布爾鎮。察哈爾,系蒙古語“扎黑日格”的諧音,意為“號令”。因察哈爾部是成吉思汗系蒙古林丹汗後裔統轄,故名。明嘉靖年間蒙古察哈爾部駐牧,萬曆後為土默特萬戶地。清為鑲藍旗察哈爾、鑲紅旗察哈爾二旗地。乾隆十五年(1750年)後為寧遠廳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析寧遠廳置陶林廳,治所科布爾,隸歸綏兵備道。1912年廢廳改縣,屬綏遠觀察使。1914年改屬察哈爾特別行政區,1928年劃歸綏遠省。1954年撤銷陶林縣,劃入鑲紅鑲藍聯合旗,並改稱察哈爾右翼中旗;治所科布爾,屬內蒙古自治區平地泉行政區。1958年劃歸烏蘭察布盟。2003年屬烏蘭察布市。地處陰山北麓。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農產小麥、莜麥、大麥、油菜籽、馬鈴薯、蕎麥等,畜產牛、馬、綿羊、山羊、皮、毛等。礦產有金、煤、銅、雲母、石棉、鐵等。工業有化肥、石棉、水泥、皮革加工、五金、農機修造等廠。盛產金,為全國黃金產量超萬兩縣之一。特產有百靈鳥、蘑菇、黃花、黨參等。科集、科呼公路經此。有灰騰梁草旅遊勝地。

歷史地名推薦:駘上

即狐駘。春秋邾地。在今山東滕州市東南。《左傳》: 哀公二十七年 前,“趙子使舌庸來聘,且言邾田,封於駘上”。 古邑名。又作狐駘,春秋邾國邑。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前年:“越子使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察哈爾右翼中旗歷史

相關歷史

察哈爾右翼中旗_察哈爾右翼中旗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