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待補鎮

待補鎮

在雲南省會澤縣中部偏南。面積316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人民政府駐待補,人口 4930。 彝語待為山,補為廟,意即“山中有廟的地方”。清於此置待補巡檢司。1950年為待補區,1970年為待補公社,1984年復區。1988年置鎮。地處河谷及山區。產玉米、馬鈴薯、蕎麥、烤菸、油菜籽等。昆水公路經此,毛梅公路通縣城。名勝有老廟山。

待補鎮字典分解

待補的解釋 猶候補。 宋 陳亮 《國子》:“今以場屋一時之弊,將使國子若待補者試之別頭,則其文從此盡廢矣。”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蘇大璋》:“不若以待補首卷易之。”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不妨一看:待詔【歷史官職】

指應皇帝徵召隨時待命,以備諮詢顧問。漢朝皇帝徵召才術之士至京,以其處所性質不同,有待詔公車、待詔金馬門,待詔博士、待詔射聲士等名目。後遂演變為官名,凡具一技之長而備諮詢顧問者,如太史、治歷、音律、本草、相工等皆置。北魏、南朝梁等沿之,但名目不同。唐初,凡文辭經學之士及醫卜等有專長者均值於翰林院,以備待詔。玄宗時遂以待詔命官,稱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遼有翰林畫待詔。明朝為翰林院屬官,從九品,

待補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