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待闕

待闕

官制用語。又稱守闕。宋代官員任滿後,向吏部等主管官府申請登記差遣窠闕;或已登記窠闕,待現任官員任滿以代之,均為待闕南宋後期規定,侍左選人須待六年闕,侍右小使臣須待五年半闕,方能注授差遣。

待闕字典分解

待闕的解釋 (1).謂虛位以待。 南朝 梁 沉約 《太常卿任昉墓志銘》:“川谿望歸,岩阿待闕,幽光忽斷,窮燈黯滅。”(2).等待補缺任命。 宋 王安石 《司封員外郎秘

待的解釋 待 dài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種態度或行為加之於人或事物:對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將,要(古典戲曲小說和現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門

闕的解釋 闕 (闕) què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闕。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闕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京城,宮殿:“城闕輔三秦”。 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

也學習下:待補法【歷史官職】

南宋太學招補新生的一項規定。孝宗淳熙四年(1177),太學行混補法,以考生太多,遂改待補法加以限制。後每遇科舉年分,諸州未解發者百人取三,選解試時有兩場或一場試卷文理優長者,於本州備案,待太學補試,出給公據,赴補試一次。前省試落第者可召保就補,當年省試落第者可憑原發解公據赴補。後規定,解試終場人百取其六赴補試。

待闕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