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歷史字典解釋

亦稱晉冀魯豫邊區。位於同路以東,津浦路以西,隴海路以北,正太 (今石太)、德石路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太行、太岳、冀魯豫、冀南四個區。1937年11 月,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進入太岳和太行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創立晉冀豫抗日根據地。1938年5月,第一二九師主力進入冀南,建立冀南根據地。1939年初,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一部進入冀魯豫地區,與當地黨組織一起建立冀魯豫、魯西、湖 (微山湖) 西三個抗日根據地。1941年夏建立了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民主政權。抗日戰爭勝利後,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四區已聯成一片,地處西北東北山東和蘇北各解放區的中心地帶,是全國最大的解放區。

詞語分解

  • 根據地的解釋 .賴以存在的基地、基礎。 巴金 《家》三一:“家,在他看來只是一個沙漠,或者更可以說是舊勢力的根據地。”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況且家族農業經濟破產,舊社會組織失了他的根據地,於是社會問題更複雜了

歷史地名推薦:夏橋鎮

在安徽省潁上縣東部。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夏橋集,人口。相傳,元末夏姓居灰溝東岸,每逢陰雨,交通阻塞,夏姓搭一便橋,稱灰溝橋。後朱元璋率農民軍經此,夏姓將橋加寬助渡,朱念其義氣,留資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歷史

相關歷史

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_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