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河朔三鎮

河朔三鎮

亦作河北三鎮。唐天寶末安史之亂後,黃河北魏博、成德、盧龍三個藩鎮之合稱。廣德元年 (763) 平定史朝義,將三鎮授安史降將。三鎮轄境基本狀況是: 魏博鎮轄魏、博、貝、丘、澶、相六州,治所在魏州 (今河北大名縣東北); 成德鎮轄恆、趙、深、冀四州,治所在恆州 (治今河北正定縣);盧龍鎮轄幽、薊、涿、營、平、檀、媯、瀛、莫九州,治所在幽州 (治今北京城西南隅)。三鎮轄境包括北京市及河北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地區。三鎮節度使基本上是王朝轄境內的獨立王國。安史之亂前,河朔為黃河流域經濟文化發達地區; 亂後由於在武人長期統治之下,“暴刑暴賦,唯恤軍戎” ( 《通典 ·職官》),社會經濟文化遭受嚴重的破壞。《新唐書·史孝章傳》: “大河之北號富強,然而挺亂取地,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


又稱河北三鎮。指唐平定安史之亂後黃河以北的成德、魏博、盧龍三個藩鎮。唐寶應元年(762年)至廣德元年(763年)平定史朝義後,即以此三鎮先後授安史降將。三鎮轄境前後有變化:成德鎮常轄恆、趙、深、冀四州,治恆州(今河北正定縣);魏博鎮常轄魏、博、貝、衛、澶、相六州,治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盧龍鎮常轄幽、涿、營、薊、平、檀、媯、瀛、莫九州,治幽州(即今北京城西南隅)。三鎮轄區相當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地區。三鎮名為唐朝藩鎮,實是獨立王國。百餘年間,在武人統治之下,使原本黃河流域經濟、文化發達的河朔地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至“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

河朔三鎮字典分解

河朔的解釋 (1).古代泛指 黃河 以北的地區。《書·泰誓中》:“惟戊午,王次於 河 朔。” 孔 傳:“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看一看:河泊所【歷史官職】

明、清掌徵收魚稅的機構。於全國各河湖堰池設。明朝視事之繁簡設官一至三人不等; 清朝設大使以掌其事。 官署名。元朝在建康、安慶、池州等處設河泊所,以大使、副大使領之,掌收漁稅。明沿元制,洪武十五年有河泊所二百五十二處。清朝只在廣東設所,有官二人,見《明史·職官四·河泊所》。

河朔三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