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茅山

茅山

①古名句曲山,又名三茅山。即今江蘇西南部,地跨今句容、金壇、溧水、溧陽等縣市境之大茅山。南北走向,高峰有丫髻山、方山等。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引 《真誥》 曰: “漢宣帝時有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謂之茅山。” 又稱之為三茅山。為道教名山之 一,號稱第八洞天。南朝齊梁人陶弘景隱居於此。

②在今湖北蘄春縣西南。《方輿紀要》 卷76蘄州: 馬下山 “其相近者又有茅山,臨大江,下有石磯十三處。古雲,九里十三磯。今有茅山鎮巡司戍守”。


在江蘇省西南部句容、金壇兩市之間,北與鎮江市丹徒區、南與溧陽市交界。原名句曲山。傳西漢景帝時茅盈、茅衷、茅固三兄弟得道於此,遂名茅山,亦名三茅山。南朝齊陶弘景隱居於此。周約75千米,海拔200~300米。主峰髻山,俗稱丫頭山,海拔410米。為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分水嶺。道教茅山派發源地。有九霄萬福宮等著名道觀。多石灰岩溶洞,以華陽、良常、金牛等洞為著。有茶林場。

茅山字典分解

茅山的解釋 山名。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原名 句曲山 。相傳有 漢 茅盈 與弟 衷 固 採藥修道於此,因改名 茅山 。《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止於 句容 之

茅的解釋 茅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莖可食,亦可入藥。葉可編蓑衣(亦稱“白茅”):茅草。茅廬。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不妨一看:茅門之法【歷史知識】

茅或作茆。春秋時楚國的法律。諸侯外朝在雉門外(“雉”通作“弟”,因訛作“茅”或“茆”)。《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荊(楚)莊王有茅門之法,曰:‘群臣大夫諸公子入朝,馬蹄踐霤(檐下之地)者,廷理(執法官)斬其輈(車轅),戮其御(駕車人)。’”或說“車不得至於茆門”。是衛護宮廷的規定。

茅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