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榆關

榆關

戰國楚邊境地,在今河南開封市西。一說在今汝州市東南。又說在今中牟縣南。《史記· 六國年表》: 楚悼王三年 (前399),“歸榆關於鄭”。《楚世家》: 悼王十 一年 (前391),“三晉伐楚,敗我大梁、榆關”。《索隱》: “此榆關當在大梁之西也。”

②亦名渝關、臨閭關、臨渝關、臨榆關、山海關。隋開皇三年 (583) 建城,屬盧龍縣。即今河北秦皇島市東北山海關。自古為戍守重地。明洪武初改為今名。另說為今河北撫寧縣東榆關鎮。《明一統志》卷5永平府: 榆關 “在撫寧縣東二十里”。明初魏國公徐達始移至今山海關。

③又稱榆林關。隋開皇三年 (583) 置,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西岸。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後廢。唐貞觀十三年 (639) 復置,名榆林關,唐韋莊 《贈邊將》 詩: “昔因征遠向金微,馬出榆關一鳥飛。” 即此。後又廢。


(1)又稱榆林關。隋開皇三年(583年)置關,設總管。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隋、唐之際廢。貞觀十三年(639年)復置,在隋、唐榆林縣(治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東。唐韋莊《贈邊將》“昔因征遠向金微,馬出榆關一鳥飛”句,即指此。(2)在今河南省中牟縣南。或說在今河南省汝州市東南,或說在開封縣西。戰國楚邊境。《史記·六國年表》:楚悼王三年(前399年),“歸榆關於鄭”,即此。(3)即“山海關”。

榆關字典分解

榆關的解釋 (1).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縣 南。《史記·楚世家》:“﹝ 悼王 ﹞十一年, 三晉 伐 楚 ,敗我 大梁 、 榆關 。” 司馬貞 索隱:“此 榆關 當在

榆的解釋 榆 yú 落葉喬木,實扁圓,木材堅實,可制器具或供建築用:榆莢。榆錢兒(即“榆莢”,像小銅錢)。榆面(以榆皮磨製成粉,用為黏劑)。榆塞(古稱邊塞植榆,故稱邊塞為

關的解釋 關 (關) guān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並轉(zh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qi?)。關

多看看:榆關鎮【歷史地名】

即今河北撫寧縣東二十里榆關鎮。明初置驛於此。為撫寧縣出入山海關要道。 在河北省撫寧縣中南部。面積168.1平方千米。人口5萬。鎮人民政府駐榆關,人口1640。西臨渝河(今戴河),且為重要關隘,因名臨渝關、渝關,後訛為今名。1953年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88年改鎮。主產玉米、小麥、花生、甘薯,盛產蘋果、梨、桃。有地毯、木器修配、制磚等廠及採石場。京秦鐵路,京哈、京秦高速公路

榆關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