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壘

廷尉壘怎么寫好看

廷尉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江蘇南京市西,秦淮河江口附近。《晉書·安帝紀》:東晉義熙六年(410),盧循敗建康,裕於“淮口築柤浦、藥園、廷尉三壘以拒之”。即此。

詞語分解

  • 廷尉的解釋 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 漢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時改稱大理, 武帝 時復稱廷尉。 東漢 以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又稱廷尉卿。 北齊 至 明 清 皆稱大理寺卿。參閱《漢書·百官
  • 壘的字典解釋 壘 (壘) ě 古代軍中作防守用的牆壁:堡壘。營壘。對壘。 砌:壘牆。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布達拉宮

在今西藏拉薩市內瑪波日小山上。為梵語之音。佛經有觀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說。布達拉是佛教徒比喻為印度佛教聖地普陀洛伽之轉音。相傳世紀時,吐蕃贊普松贊乾布與唐聯姻,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宮室。後世屢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廷尉壘歷史

相關歷史

廷尉壘_廷尉壘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