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推

廷推怎么寫好看

廷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代任官制度。高級官職空缺,多由大臣公推二人或三人,再由皇帝決定任命。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由廷臣推舉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由吏部會同三品以上官員推舉。外官惟督、撫之選,九卿皆參與,由吏部主持。

詞語分解

  • 廷推的解釋 明 代任用高級官吏,凡由在朝大臣推薦,經皇帝批准任用的,稱“廷推”。《明史·選舉志三》:“內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會同三品以上廷推。太常卿以下,部推……在外官,惟督、
  • 廷的字典解釋 廷 í 封建時代君主受朝問政的地方:朝(俹 )廷。宮廷。廷杖。廷試(科舉時代皇帝的殿試)。廷對(a.在朝廷中當眾對答;b.科舉時代皇帝的殿試)。 筆畫數:; 部首:廴; 筆順編號:
  • 推的字典解釋 推 ī 手抵物體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動:推車。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順水推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動進行工作:推頭。推土。 使事情開展:推廣。推行(妌 )。推動。推銷。 進一步想,由已知之點想到其它:推

歷史知識推薦:翊右將軍

官名。將軍名號。南朝梁置,天監七年定為武職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與四平將軍同班。普通六年改為武職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陳沿置。擬三品,比秩中二千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廷推歷史

相關歷史

廷推_廷推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