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寺鎮

天星寺鎮怎么寫好看

天星寺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重慶市巴南區中南部。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1.5萬。鎮人民政府駐天星寺,人口420。相傳明末崇禎年間百姓於戰亂,興寺於高山坪上,以求太平和睦,取名太和場,並建寺廟,以順天意,取名天星寺。1930年設太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鄉。1993年與竹林鄉合併,以寺廟命名建天星寺鎮。產稻、玉米、小麥、蠶繭、生豬等。有建材、食品等廠。有魚天公路

詞語分解

  • 天星的解釋 .星。《周禮·春官·保章氏》:“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漢 揚雄 《羽獵賦》:“渙若天星之羅,浩如濤水之波。”.方言。秤星。 吳組緗 《山洪》四:“不是你大哥戥子上有點天星,乾不粘濕
  • 鎮的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大鹵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帶。《春秋》:昭公元年前,“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榖梁傳》:“中國曰大原,夷狄曰大鹵。” 即“大原”。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天星寺鎮歷史

相關歷史

天星寺鎮_天星寺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