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設治局

歷史字典解釋

1914年置,後屬康安道。治所即今四川九龍縣。1926年改為九龍縣。


為川邊特別區康定縣南境土司地,1914年置,以當地有三岩龍、八窩龍、麥地龍、洪壩龍、灣壩龍、速窩龍、菩薩龍、甲拖龍、雪窪龍等九龍而得名。治九龍(今四川九龍縣駐地呷爾鎮)。1926年升九龍縣。

詞語分解

  • 九龍的解釋 .稱以九龍為飾之物。古有“龍生九子”之說,因以為飾而示祥瑞。《文選·張衡<東京賦>》:“ 九龍 之內,寔曰嘉德。” 薛綜 註:“ 九龍 ,本 周 時殿名也。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龍相糺繞,故曰九龍。”

歷史地名推薦:朱居槃國

亦作朱駒波、悉居半、朱居、朱居波、朱俱槃。在今新疆葉城縣西南棋盤鄉。《魏書·世祖紀》:景明三年,疏勒、朱居槃等“並遣使朝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九龍設治局歷史

相關歷史

九龍設治局_九龍設治局在哪裡_歷史地名